全国首个宪法主题公园落户历下
发布日期:2012-02-29 09:31 浏览次数:

     历下区自去年5月荣获“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区”以来,在高起点、高标准实施“六五”普法规划中,高度重视法治文化建设,突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题,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深化“法律六进”活动,推进法治历下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积极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先后建成了全国首个宪法主题公园、燕子山社区普法主题公园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法治文化示范点,培育了区法院、检察院、济南泉城中学、石河岭村等一批法治文化建设典型示范单位,使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与社区文化、校园文化、机关文化建设融为一体,掀起了法治文化建设热潮。

【高度重视】

    历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法治文化建设,将其作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六五”普法规划,作为工作重点,及时制定出台了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法治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区法治文化建设工作。区司法局、普法办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区建委、园林局、教育局、文化局等部门积极协调配合,形成了“党委统揽全局、部门协作配合、整体联动推进”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法治文化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形式新颖】

    针对不同群体,注重发挥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树立群众的法治意识。在洪山公园建造了全国首个“宪法主题公园”,把宪法、历次宪法修正案和世界著名宪法简介雕刻在泰山石、仿古木上,将美化环境与法制教育相互融为一体;在石河岭村建设了法治文化大院,在社区街道两侧塑造了十二生肖法治文化雕像;在泉城中学建设了青少年法制教育长廊;区法院、区检察院在办公场所开辟了法治文化专区,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并摘录、张贴古今中外著名法学家的名言警句,营造了浓厚的机关法治文化氛围。

【载体丰富】

    充分发挥文化的熏陶性、渗透性、感染性和润物无声的特点。向辖区内知名书画家征集400余幅法制书画作品,举办了法制书画、摄影展;组织编排了一批紧扣主题、贴近生活的法制文艺节目,邀请全国和省市知名艺术家在“芙蓉书馆”和社区消夏晚会上进行演出。利用现代网络资源优势,在社区网站上专门开辟了“普法课堂”、“律师在线”,在社区电视台开办了“法治之窗”,满足了居民的法律需求。区司法局、普法办与区关工委、团区委、教育局、文化局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六五普法,从我做起”青少年普法维权教育系列活动,组织全区近4万名在校中小学生参加法制漫画、摄影、征文、手抄报、动漫作品的征集和展示活动,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在全区青少年中营造了学法知法守法的浓厚氛围。

【效果明显】

    随着法治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制宣传教育的影响力、渗透力不断增强,在建设规模大、发展任务重的情况下,历下区始终保持了安定有序的社会局面,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0亿元,年均增长14%,比2006年翻了一番;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7.18亿元,年均增长近31%。

    今后,历下区将进一步提升境界,创新形式,将法制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健全完善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六五”普法工作水平,为实现全市“十二五”宏伟蓝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济南日报》2月28日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