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遇雨天就积水出行难如今改造后将不再水漫街
发布日期:2012-05-14 11:21 浏览次数:

 

 羊头峪西沟山师大二附中门前新建了地下排水管线

    地点:历下区南圩子门外街等地

    4处积水点完成改造“手术”

    9日,历下区南圩子门外街,施工人员将最后一个雨水井箅安放在了收水口基座上。记者了解到,截止到目前,历下区甸柳一中南邻、浆水泉路与经十路交叉口南口、南圩子门外街以及羊头峪西沟(山师大二附中门前)4处积水点全部完成改造,今夏这些地方将不再积水。结合积水点特点因地制宜整改

    “前两天看这里在铺沥青,原来是在进行积水点改造,可是积水点改造怎么没有铺管道呢?”甸柳新区三区居民刘女士告诉记者,甸柳一中南邻这一积水点存在好几年了,每到夏季暴雨来时路面都会积水,给过往行人和车辆带来不便,特别是他们老人都要绕道行驶。

    历下区市政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市政部门结合各积水点的不同特点,设计部门因地制宜,制定了两种改造整治办法。一是改变路面坡度,降低积水点处道路高度,实现雨水收集,适用于有地下排水管线的路段。

    还有一种是新建地下排水管线,增加路面雨水收水口,实现雨水收集,主要是针对没有排水管线或收水口较少的路段。

    像甸柳一中南邻这段路面实行的是第一种,只需要改变路面坡度就可以了。其余3处实行新建地下排水管线,增加路面雨水收水口。

    为防车辆碾压采用特制井箅

    羊头峪西沟积水点处临近学校,来往车辆较多,车辆的反复碾压很可能会给新建收水口带来损害。历下区特别订制了结实耐用的雨水井箅,可以有效防止车辆反复碾压造成井箅受损。记者看到,这种井箅子大小和一般雨水井箅差不多,只是比普通雨水井箅厚些。

    记者获悉,这次改造中,历下区采用了多种雨水井箅,并结合积水点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不同的设置方式,最大程度上增加了收水口面积,实现地下排水,防止雨水聚集。羊头峪西沟设置了8组双箅雨水口、6组四箅雨水口和2组六箅雨水口;浆水泉路与经十路交叉口南口设置了14组六箅雨水口;南圩子门外街设置了1组双箅雨水口。

    为保证汛期道路排水畅通,历下区前期已经开展了道路地下排水管网清挖疏浚专项活动,从主次干道开始一直延伸到背街小巷和居民小区,再配合周期清挖和应急抢险工作的同步推进,为汛期排水顺畅打下了基础。

    地点:联四路东侧的臧家屯小区

    新建石砌盖板沟,30天或竣工

    家住臧家屯小区28、29、30、31号楼的居民们一直有个心愿:希望下雨天,马路上的雨水不再往小区里倒灌。12日上午,记者从天桥区市政工程管理局了解到,小区排水管网所在的联四路部分路段已开始地面清理,排水工程图纸今天正式确定,工程预计最快30天内完工。路面清理工作已展开数日

    12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联四路东侧的臧家屯小区28号楼,因为污水长期外溢影响出行,居民们便运来了一些建筑垃圾,在楼道间堆出了一条路。还有一些地方积水严重形成臭水湾,泛绿的污水散发着刺鼻的恶臭。

    家住28号楼一单元的张先生在此居住多年,他告诉记者,28-31号楼原本是一畜产公司的宿舍,可是公司倒闭后,就没人管理这4栋宿舍楼了。张先生说:“去年联四路整修,路面一下子加高了几十厘米,每当下大雨,路上的污水就流到我们的楼院内。”

    记者随后在联四路看到,蓝色的施工挡板已将施工路面和行车路面隔开。挡板内长约500米、宽1米的路面已开始沥青破除工作。“这个工程已经施工6天了,从5月7号开始的。”联四路修车店老板王先生告诉记者,“今天早上还在这干着呢,可能是因为下雨才停下了。”

    王先生的妻子说:“我们这个店比马路低了30多厘米,每逢下雨天,雨水很容易倒灌进来。雨大的时候,水都能没过膝盖,出门穿雨靴也没太有用。”

    当被问及工程施工是否影响出行时,王先生说:“施工影响出行只是暂时的,只要能把下水道弄好了,居民出行方便就行了。”

    今天出图纸最快30天竣工

    负责该项目的天桥市政工程管理局宋经理告诉记者,联四路(臧十路-明园路)段道路排水系统原来仅为一条宽0.5米、高不及1米的雨污混流砖砌盖板沟。由于年久失修,沟内淤积严重,因砖墙受雨污水侵蚀,局部已出现坍塌,无法满足正常的排水要求。尤其是在臧家屯小区28-31号楼,经常出现污水外溢,雨水倒灌现象。

    宋经理说,此次施工将拆除原有排水沟,完善有关排水设施并新建宽1米、高1.2米的石砌盖板沟。联四路施工长度约300米,同时本次施工还将清除小区内的淤泥污水,硬化路面。据悉,道路施工图纸今天将正式确定,工程最快将在30天内竣工。

    地点:棋盘街社区二区

    方案已出,最快本周施工

    本报12日刊登《一段墙堵住居民楼三条排水道》后,引起相关部门重视。13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居民提出的将棋盘街社区二区9号楼北侧围墙推倒方案被否了,但相关部门制定了雨水、污水排水方案。

    9号楼北侧的堵路围墙不好拆除

    棋盘街9号楼是小区最低洼的地方,其东侧的太平街是主要排水通道,随着东舍坊棚改片区的改造,在棋盘街社区二区9号楼和5号楼前建起了一座高墙。雨天时,该楼3条排水通道都被围墙堵死,导致居民楼前积水。

    13日,千佛山街道办党工委副书记吴作禄说:“棋盘社区二区排水问题,已经向市政部门反映。目前市政部门已设计出比较合理的方案。如果大家同意这个方案,最快下周就能施工。”

    至于围墙堵路,车辆进出困难,吴作禄也表示无奈,“这段围墙属于解放路办事处,而且东舍坊片区改造后是封闭式小区,6月份居民回迁。如果将墙推倒,东舍坊居民也不同意。”

    排水方案征得同意后马上开工

    历下区市政局局长李少宇告诉记者,市政局多次到现场进行勘察,从技术方面制定了排雨水及污水方案。

    9号楼东侧比较低,西边来的雨水都聚集到这边,根据排雨水方案,把东侧路面垫高抬起来,把雨水聚集到楼的南侧,在该处地下安装雨水管道和收集雨水的雨箅子,9号楼东北角正东侧、东南角以及楼梯南侧这三处,设置4组4联的收水雨箅子,再用直径300毫米的雨水管线连接起来,通过路南边最低的位置接入现在东西方向道路的雨水管线,解决雨水排放问题。

    对于污水处理情况,从现有的9号楼原化粪池位置,重新建一个化粪池,直接接入西侧的市政管网解决污水排放问题。 (《济南时报》5月14日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