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下垃圾流转中心7月“服役”
发布日期:2012-05-16 17:33 浏览次数:

 

正在装修中的历下区生活废弃物流转中心

 

    从外观看像花园,日吞千吨垃圾,且无“口臭”。15日,记者从历下区城管局了解到,该区投资1.4亿元,在盛福片区兴建的世界领先、国内一流的垃圾流转中心,也是济南首个现代化垃圾流转中心,目前主体完工,正在室内外装修,预计7月份完工投入使用。

    历下区垃圾流转中心位于历下区胶济铁路以南,奥体西路以东,南至黄台南路,北至星光路,西至奥体西路,东至正丰北路,规划总用地4.33公顷,可建设用地2.11公顷,该中心设有生活废弃物转运中心及环卫科普教育培训基地、车库综合楼、生态景观广场等,总建筑面积12800平方米。

    垃圾流转中心设科普基地

    15日,记者来到历下区垃圾流转中心,该中心整体项目主要由生活废弃物转运中心和汽车队及车库综合楼两部分组成。其中,生活废弃物转运中心是站内的主体建筑,为二层高框架结构,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顶部为曲面网架结构,站内设环卫科普教育培训基地。汽车队建筑为四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5000余平方米。一层设车库维修间、办公室等,二层到三层为办公室,顶层为消防水泵等设备用房。“项目分别以生活废弃物转运中心、汽车队及车库综合楼为主轴,在黄台南路上设置办公区入口及生活废弃物转运中心主入口,实现功能划分、人车分流。”历下区城管局工作人员孙纪林告诉记者,生活废弃物转运中心周边设置环路,以满足垃圾车流转要求及疏散消防要求。道路将地块分成若干小块,其中有草坪、树阵,形成开放、绿色的生态景观广场,既满足办公需要,又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休闲场所。目前主体建筑已完工,预计7月份投入使用。

    孙纪林告诉记者,在生活垃圾转运中心,设有环卫科普教育培训基地,这里将展示济南环卫事业发展演变的历程,青少年将在这里看到和济南环卫有关的老照片、老物件、资料。此外,还将在这里看到最初的环卫工具以及环卫工人的工作方式。“通过让青少年了解环卫历史,增强其参与建设美丽泉城的意识。”

    在垃圾流转中心还有个“空中花园”,记者看到这个“空中花园”位于办公综合楼西北角三楼,面积约200余平方米,顶部是由玻璃建成的房顶,阳光可以直接照射进来。这里将种满花草,供工作人员休闲娱乐。“通过增加绿化,体现绿色生态主题。”孙纪林说。

    垃圾经特殊处理少异味

    在废弃物转运中心一层,记者注意到有十几根直径1米多粗的混凝土柱子。孙纪林告诉记者,在这些柱子中,将要安装8台垃圾处理罐,这些罐子是整个垃圾流转中心的“心脏”。记者了解到,垃圾处理罐高约6米,直径约2.5米,每个罐子能装16吨的垃圾。

    垃圾转运车从辖区内将垃圾回收后,直接将生活垃圾倾倒进这些罐子里,然后由重锤将垃圾夯实、压缩。“通过这个程序,垃圾的体积会大大缩小。罐子装满后,直接由垃圾转运车拉到济阳垃圾处理厂,这样会杜绝二次污染,也方便了运输。”孙纪林说。

    干垃圾可以压缩,可厨房剩余垃圾怎么处理呢?孙纪林告诉记者,对于厨房剩余垃圾,在压缩的同时,挤压出来的水分会通过滤网流至市政排污管道,然后进行集中处理,不会出现垃圾车底部渗污水现象。“过去的垃圾中转站气味会很难闻,但是在这里,废气也会经过化学处理后再进行排放,周边居民不会受影响。”

    垃圾转运成本今后降低

    历下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配合生活垃圾转运,该中心配备了12辆载重16吨的大型垃圾转运车。目前,历下区平均每天吞吐垃圾量约650余吨,现在的小型垃圾转运车载重约7到8吨,每天将垃圾从市区转运至济阳垃圾处理厂,至少运送80余趟。有了大型转运车,每天40趟,运输趟数减少一半。

    记者了解到,从市区到济阳垃圾处理厂,垃圾转运成本比较高,人力、油耗、交通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大型垃圾转运车的使用,在目前垃圾量不变的情况下,运输成本将减少一半。

    下110余“大垃圾箱”将“退休”

    垃圾流转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历下区总共有110余处大型垃圾回收箱。环卫工人将居民区里小型垃圾箱的垃圾集中到这里后,再统一运送至济阳垃圾处理厂。垃圾流转中心建成后,这些大型垃圾回收箱将全部“退休”,污水外泄、气味难闻的现象将不存在。12辆大型垃圾转运车将直接从居民区运送到流转中心,避免了二次污染。

    该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这些大型垃圾箱“退休”后不仅能节省出不少地面,还减少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

    唐王镇垃圾中转站月底投入使用

    截至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唐王镇垃圾中转站主体基础工程已竣工,正在进行内外装饰及设备安装调试,将于月底投入运行。

    唐王镇垃圾中转站的建设是该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12月开工。该垃圾中转站共两层,相关设备还没有进驻,南侧排水沟和东侧路面正在施工。“垃圾中转站主要处理生活垃圾,投入运行之后,将覆盖唐王镇全部46个村,实现垃圾清运无死角。”唐王镇建委副主任张相顺告诉记者,月底正式投入使用后,第一批将把35个村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中,到6月底将实现全镇46个村全覆盖。

    据了解,在唐王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中,将按3至5人的标准建立城管所,每100户设一名保洁员,每20户配备一个垃圾收集桶。

    围绕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历城区计划投入资金1亿元,规划建设集生活垃圾转运站、公厕、保洁员公寓、管理用房于一体的综合型环卫设施15处,其中生活垃圾转运站全部采取国内最先进的环保压缩型设备。

    据了解,目前西营、鲍山2处生活垃圾转运站已经正常运行,包括唐王镇垃圾中转站在内的9处正在建设,华山、临港、唐冶、仲宫等4处准备开工。(《济南时报》5月16日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