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民政局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总体部署,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发展短板,全力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一是持续推进社区建设。继续大力推进社区综合用房建设和改造提升,落实全市“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年底全区80%以上的社区综合服务用房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稳妥推进村改居,在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前提下,年底前完成仁合、姚家、十里河、荆山、石河岭、林家6个村的撤改工作,力争明年全部完成。加快新建小区社区组建工作,实现社区工作全覆盖、服务管理无盲区。
二是创新推行分类治理。根据地理区位和功能特征将全区社区分为西部老城社区、东部新社区、核心片区社区和“村改居”社区四大类,分类施策、“量身打造”治理提升计划。在西部老城社区,针对社区治理技术和公共服务较为成熟、居住环境密集、居民参与度高等特点,着力打造和睦共治、互融互促的熟人社区,实现老城亮点社区增点扩面;在东部新社区,针对新建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高、高素质人才聚集、地域发展潜能大等特点,着力打造时尚活力、智慧共享的未来社区,推进东部社区发展水平整体跃升;在泉城路、明府城片区和国际金融城、自贸区片区,针对历史文化底蕴浓厚、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商业资源聚集等特点,着力打造彰显现代泉城魅力、宜居宜商宜业的国际化社区,为全区实施“东西并进、两翼齐飞”发展战略扮靓社区名片;在逐步推进“村改居”过程中,针对社区发展起步晚、居民自治意识薄弱、社区治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着力打造精准服务、多元共治的品质宜居社区,实现全区社区治理服务全域提升。
三是深化社区减负增效。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开展社区减负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压缩社区各类会议、台账报表,减少对社区的考核、评比,清理规范社区挂牌。统筹推进“四社联动”、“ 全科社工”网格治理、参与式协商民主等治理技术,不断为社区赋能,提高协同治理工作效率。
四是培育壮大社会组织。继续以创益园为平台,加大培育发展枢纽型、公益性、品牌性社会组织,全面做好落地社区服务;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先行先试,建立社区公益基金,不断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广泛挖掘培养自治能人,提升社会知晓率和影响力。今年,努力争创“全省城乡社区治理服务创新实验区”和第二轮“全国社区治理服务创新实验区”。
五是巩固发展志愿服务。继续深入推广“公益银行”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加快发布线上程序,探索志愿服务积分全域通兑通换模式,更好地实现居民需求与志愿服务精准对接,增强共治共享活力,积极营造全社会自觉参与、常态化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
六是加强社区队伍建设。制定出台《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办法》,建立完善选任招聘、教育培训等机制。按照30%的比例,每年评选一批先进社区,参照机关事业单位优秀等次奖励标准,对其社区专职工作者加发工作报酬,激发工作积极性。继续为社区干部开展实务能力培训,举办首届社区治理论坛,全面提升社区干部专业素质和治理服务水平,积极选拔推荐 “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培养储备优秀社区人才。(区民政局 刘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