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路街道创新举措打造特色养老服务
发布日期:2021-12-30 13:58 浏览次数:

一是提供“智慧管家”精准服务。结合辖区实际,坚持网格驱动、创新引领、标准支撑、融合发展,全面织密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一张网”。按照“街道—社区—网格”的三级架构,充实网格力量460余人,基本配备涵盖民生、调解、心理疏导等将近20人的管家队伍,增强网格内多方协作的联动力,在精准解决养老服务需求上形成强大合力。“智慧泉城”信息平台完善功能设计,提供“81770707”专线服务,探索“未诉先办、接诉即办”的服务机制。各网格依托移动终端APP,及时收集网格需求,建立7分钟网格服务圈,在管家24小时全天候服务的基础上,汇聚线上线下资源,实现问题7分钟面对面,网格员精准对接为老服务需求与供给,为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居家养老服务。

二是订制“胡同套餐”温馨服务。根据辖区老年人实际居住情况的需求,社区因地制宜,在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设置了接待室、公益银行、便民驿站等功能区域,设有短期托养床位,具备助餐、助浴、助医等24小时综合养老服务功能。通过多重途径在辖区增设服务点位,提供“胡同洗衣房”“胡同菜店”等6项预约式套餐服务,满足辖区空巢、独居老年人及特殊群体在洗衣、优惠购物、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建立智能化、信息化、多元化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没有围墙的社区养老模式。

三是创新“爱心敲门”暖心行动。对照民生分类将医疗救助、低保、低保边缘、残疾人及60岁以上老人等各类人群的信息全部导入信息化系统,每月对数据进行实时更新、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智慧泉城”信息平台为辖区孤寡、独居、空巢、重度残疾老人97人,特殊群体精心定制个人联络二维码,网格员以“爱心敲门”的方式,在每日巡查过程中通过扫描家中二维码定时打卡并记录走访情况,与服务对象建立服务菜单,实时关注身体状况及生活所需,为老人个性化需求制定服务方案,并通过与辖区志愿者、志愿团队及周边邻居的动员对接,吸纳更多社会群体以及服务队伍加入到“爱心敲门”行动中来,自2020年8月起享受到“爱心敲门”行动受益的老人100余人,网格员扫码累计到访特殊人群35000余人次。

四是打造“泉心助老”特色品牌。积极链接辖区各类资源,在“智慧平台”图标分类标注定位,完善服务类别,在对老人进行生活和身体照料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适宜的文体活动、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吸引老年人走出家门、融入社区、融入社会。目前街道签约的57家服务资源进入养老服务序列。选优培育智慧养老示范点,依托“无忧管家”专业运营,打造“泉心助老”特色服务品牌,为辖区老人提供康复理疗、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为老服务,开辟长者休息区,配发坐便椅、成人纸尿裤、助听器等适老产品,运行2年共服务辖区老年人1000余人次。发挥优质养老服务资源合力,制定严格的评估机制,确保智慧养老服务健康有序开展。

五是完善“社区联动”单位模型。社区资源共享,相互联动,优势互补,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中心合作,签订医养联合体协议,采用“医+养+护”模式,推出医养结合特色服务,建立具备两大功能的社区健康中心:健康小屋、互联网+医生坐诊,卫生中心固定时间为老人做健康查体,血糖、血脂、尿常规、肺活量等近 20 项生理指标的基础体检项目,通过智能健康一体机检测,以身份证登录,形成每位老人专属的个人健康档案,由健康管理系统与医生互动配合,为及时评估用户健康状况、预测早期疾病提供依据。(泉城路街道 孙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