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下区教育和体育局安全生产攻坚年行动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21-04-20 浏览次数: 字号:[ ]

济南市历下区教育和体育局安全生产攻坚年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根本消除事故隐患”的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推进全市学校安全工作,补齐工作短板,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有效防止各学校安全事故,根据《济南市安全生产攻坚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发展理念,通过实施学校层面的安全生产攻坚年行动,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形成安全管理责任更加明确、安保体系更加严密、防范基础更加牢固、周边环境更加优化、事故防控更加有效的学校安全工作格局,为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健全完善学校安全责任体系

1.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压紧压实教育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学校主体责任和校长第一责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要求,加强学校教职工全员安全工作责任制管理,落实网格化、实名制管理机制。

2.健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学校安全工作体系。根据市安委会《关于设立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的通知》精神,健全完善学校安全部门联动机制,厘清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促进部门间信息共享,推进多元共治,形成党政领导、单位负责、上下联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3.严肃追责问责。结合全区学校安全工作年度考核结果,对工作扎实、措施到位、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对发生较大学校安全事故或者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坚决把学校安全责任压紧压实。

(二)加快推进学校安防基础建设

根据济南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年度学校安防基础建设,2021年城市中小学、幼儿园专职保安员配备率达到100%;城市中小学、幼儿园一键式紧急报警、视频监控系统达标率达到100%;城市中小学、幼儿园封闭化管理达到100%;城市中小学、幼儿园护学岗达到100%。

(三)强化校园周边安全综合整治

加强以公安民警为主导,协辅警、学校保卫干部、保安员、教职员工和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参与的常态化“护学岗”建设,建立市级统筹谋划、区级推进实施、属地具体执行的工作机制。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协同公安、交通、文化、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定期对校园周边复杂场所、治安乱点进行排查整治,及时发现和消除治安隐患,净化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根据《中小学与幼儿园周边道路交通设施设置规范》,完善规范交通安全设施和管理设施,严查校园周边占用消防通道行为,确保消防车通道畅通。

(四)扎实开展防溺水安全工作

1.落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预防学生溺水事故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协同区政府相关部门,切实落实会商研判等各项制度,严格履行防溺水监管责任,把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指标体系。

2.认真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通过1530安全警示教育、专题教育等形式,强化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加强学生节假日、双休日期间的动态管理,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提醒和引导家长履行监护人责任,保障学生人身安全。

3.落实防溺水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提请相关部门对所有水域进行摸排,加强重点水域安全管理,做到各类水域有人巡、有人管、有人防,发现险情、隐患及时消除;完善重点水域安全警示标识,在溺水事件多发高发期及时发出提醒。

(五)加强交通(校车)安全专项整治

1.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建立校车安全动态管理台账,完善校车信息数据,加快区域内校车公司化运营管理,逐步落实校车智能化监管,推动数据共享,实施“在线运行”,确保校车运行动态、风险实时可控。教育、公安、交通等部门合理规划、设置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不定期开展校车沿途线路安全隐患排查,严厉查处违章运营;监督汽车维修企业落实校车维修质量保证期制度,加强校车日常安全检查维护,确保校车技术性能安全;加强对校车司机和照管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建立人员信息台账;重视假期租用校车参加集体活动情况,确保按规定安全出行。

2.加强“黑校车”整治。加强违法接送学生车辆监督和整治。学校设立举报电话,方便群众对违法接送学生车辆的举报。发现非法营运车辆及其他不符合学生乘车安全要求的车辆接送学生,立即予以劝阻,并摸排车辆信息,及时向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报告进行打击和整治。

3.加强周末班车和通勤车辆管理。教育主管部门指导寄宿制学校与当地公安交警、车辆服务公司等相关职能部门、单位共同协商签订在校生《周末乘车协议书》,确保学生周末乘车安全。对于学校自备用于职工通勤的车辆,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对通勤车和通勤车驾驶员的管理,保证车辆技术性能安全。

(六)持续开展校园安全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

1.强化消防安全管理。落实上级部署要求,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全力推进校园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建立消防安全长效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严防校园消防安全事故。加强消防设施、设备的建设和维护管理,按照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定期组织检测、维修和保养,丢失、损坏、过期的,要及时补充、维修、更换,确保消防器材完好有效。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实际修订完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定期部署开展学校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行动。

2.强化食品卫生安全。一要严把从业人员健康关。所有人员都必须通过健康体检并取得健康证,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二要严把食材进货关。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严格实行定点采购和集中采购,对严禁采购的食材坚决不采购。三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操作规程。优化流程,做到生熟分开、荤素分开、清洁区和非清洁区分开,食物一定要烧熟煮透,规范做好食品留样。四要严格校内饮用水管理。定期做好设备检修消毒及自备水源检测,确保水质。五要加强配餐公司管理。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强配餐质量和安全管理。六要做好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制定完善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确保不出任何问题。七要做好传染病防治。对春夏季易发传染病以及结核病,要加强防控,加大学校环境卫生整治和传染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做好清洁消毒、室内通风,严防发生聚集性疫情。

3.强化校舍安全管理。健全完善学生宿舍、公寓等各项管理制度,根据教育部等多部门制定出台的《关于建立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的意见》要求,建立学校校舍安全年检制度,对现有校舍每半年组织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对于排查后需要鉴定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及时进行鉴定,对鉴定为D级危房的校舍,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报请有关部门立即拆除。根据校园安全需求变化情况调整、补充设施设备,对电线、电缆等陈旧老化的设施及时进行更新更换。

4.强化学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依法落实学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将特种设备安全知识纳入学校安全教育、培训和隐患排查治理内容,及时消除特种设备安全隐患;配备学校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向检验机构申报电梯检验,做好经常性维护保养;制定学校特种设备安全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严防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5.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应具备防火、防盗、防爆、防破坏设备及措施。加强对剧毒、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存储、使用管理,完善使用审批、购买和领用制度,分管校长、教务主任、实验员以及教师要实行层层签字制度,进一步明确安全责任,加强安全管理。加强对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的教育管理,严禁从网上购买剧毒易制爆危险化学品。

(七)做好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工作

学校建立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管理制度,成立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对于存在学生拥挤踩踏事故风险的各种活动和时段,都要专门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安排专人现场管理,严防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加强师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预防教育,通过1530安全警示教育、广播、黑板报、知识讲座、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在师生中开展预防拥挤踩踏宣传教育活动,定期开展安全演练,增强学生自救意识和能力。

(八)切实强化应急处置工作

1.不断完善各类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风险,各学校要结合工作实际,每年细化、修订应急处置预案,明确责任主体、规范处置程序、完善案事件报告处置制度,根据需要配齐配足防汛、消防、反恐、卫生等应急保障物资、装备和器材,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有力有序快速处置。

2.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活动。严格落实中小学每月开展1次、幼儿园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应急演练的要求,让教职员工明确职责任务、熟知处置流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防范应对突发风险的方法。

3.健全完善应急联动处置机制。各学校要会同公安、卫健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健全涉校园案事件应急指挥、联动处置、卫生应急、新闻宣传、舆论引导一体化机制,一旦发生重大案事件,按照依法办理、舆论引导和社会面管控“三同步”原则,在做好案事件调查处置的同时,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防止引发炒作和恐慌,切实维护校园和社会稳定。

三、时间安排

自 2021年4月至12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1年4月)。各学校要加强与当地应急、公安、消防、交通、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的协作配合,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细化推进落实方案,明确目标任务、重点工作、责任分工、工作措施、完成时限等,全面做好安全攻坚年行动部署发动工作。

(二)集中攻坚(2021年5月至11月)。各学校对各类安全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建立问题隐患台账,明确排查整改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完成时限,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整改到位,实施闭环管理、对帐销号。对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实施挂牌督办和跟踪整治,确保按时整改销案,推动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三)总结提升(2021年12月)。各学校要结合实际,在推进学校安全隐患整改工作的同时,分析共性问题,研究治本之策,因地制宜出台一批配套举措,形成一批经验做法,建立健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系统性、机制性治理举措,提升学校整体治理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学校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成立工作专班,细化工作方案,推进工作落实。要严格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规定,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负总责,亲自组织、亲自部署、亲自协调推进;分管负责同志要拿出主要精力靠上抓,其他领导班子成员要全力抓好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学校安全集中整治。

(二)强化部署要求。各学校要按照上级工作部署要求,认真进行研究谋划,对标对表抓好各项措施的推进落实。要立足于突出问题解决、着眼于长效机制建立,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推进落实工作方案,加强校园人防、物防、技防基础建设,提升管理工作水平,确保学校安全工作全面升级达标。

(三)强化督促指导。各学校要认真做好市教育局、区教育和体育局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安全攻坚年行动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学校安全攻坚年行动落到实处,取得成果。

(四)强化协作配合。区教育和体育局主动担当作为,在履行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切实发挥好联络协调作用,积极协同各相关部门树立“一盘棋”思想,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强化协作配合,科学统筹本系统资源优势,在信息技术、指挥调度、应急联动等方面形成整体合力,坚持做到方案同谋划、问题共研究、协同抓落实。

(五)强化工作落实。各学校要根据《安全生产攻坚年行动实施方案》通知要求,制定实施方案,并于4月29日前将电子版发安全科邮箱:jnlxjyjaqk@jn.shandong.cn,其他上报材料,以通知为准。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