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活动舒心,丰富老年人精神食粮。辖区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依托文体活动室、书画室等场所,常态化组织太极拳、书画展等文体活动,开展书法绘画、戏曲、声乐、舞蹈、手工、瑜伽、美妆等文化惠民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年以来开展文体活动不少于60次,结合“我们的节日”,通过出演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文体活动、传统民俗及文艺展演为老年人带来一场场文化盛宴,实现文化惠老、文化助老。
二是服务贴心,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便利。积极发动老年人身边的志愿服务队伍,定期走访看望独居、困难老人,把志愿服务站搬到老人家门口。青年东路社区组建“银龄义工”志愿服务队,建立“便民直通车”志愿服务项目,针对高龄老人、孤寡老人、残障老人等行动不便的老人长期提供免费义诊、义剪、有机蔬菜和生活用品进社区活动,把贴心的照料送到老年人身边,切实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让老人感受到邻里关爱和社会温暖。
三是情感知心,为老年人提供心灵抚慰。街道结合辖区老年群体实际需求,打造“红心联盟”心理志愿服务品牌,依托辖区内的学术资源,借助省精神卫生中心、山东懿恒心理研究所、山东省南丁格尔志愿服务团、“银龄义工”志愿服务队等实践资源实现“5分钟”社会心理服务圈,在青年东路社区、舜耕路社区设立2个社区心理服务站,常态化开展提供爱心陪伴、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等“为老”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和老年人面对面、心贴心“零距离”交流,打开老年人的心扉,鼓励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同时,结合与老年人生活紧密相关的理论知识,向老年人宣传讲解防诈骗、防溺水、疫情防护、禁毒等内容,助力老年人平安健康生活。
四是医疗暖心,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障。在6个社区开设“爱心义诊”志愿服务项目,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合作,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体检等医养结合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免费量血压、量血糖、把脉并提供健康咨询等服务。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老年病的患者,耐心询问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及身体健康状况,针对病情作出专业诊断,从日常良好习惯养成、饮食卫生、加强锻炼、家庭日常用药储备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为老年人健康保驾护航。(趵突泉街道 姜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