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高点定位,推动商圈高水平规划策划。认真摸排闲置资源情况,针对闲置商业载体较为集中区域,研究制定《泉城路西片区闲置楼宇盘活利用方案》,建立动态监测清单,明确“一楼一策”“一铺一策”盘活路径,加快推动西门片区、古玩城2大片区整体盘活利用,全力破解商业断档、客流缺失问题,积极重塑“老西门”发展活力。打造弘扬泉城历史、彰显城市风貌、承载高端商业资源的文商旅高质量融合发展带。
二是塑强优势,加快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创新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组建泉城路商圈联盟,发布商圈发展机会清单,结合载体条件和产业基础有序引导业态模式升级和产业集聚发展,恒隆广场36个国际一线品牌升级开业,新引入14个品牌首店、体验店。围绕山东手造展示中心及周边特色街区培育壮大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柒坊巷商业街区开展各类文化艺术活动40余场次。引导休闲娱乐产业高端化、品质化发展,一批互动性强、艺术层次高的演艺场所入驻发展,可容纳200人以上的综合性演艺空间达到15家。前3季度,街道零售额24亿元,同比增长6%,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营收额增幅超43%。
三是节点突破,发挥重点载体重要环节的赋能引领作用。发挥重点载体、关键节点、领军品牌引爆传导作用,带动区域业态迭代、功能升级、资源联动,引入“泉城里”综合体项目,实现4万平方米商业空间的盘活利用,引进4家山东首店品牌及30余家时尚潮玩餐饮品牌店,全力营造最优营商环境,对芙蓉巷、西更道等重要入口节点改造更新,客流引导效果初步显现;协调开通577路小巷公交,加强了大明湖、芙蓉街、宽厚里等景区、街区与商业街的串联贯通。(泉城路街道 梁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