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远街道四举措聚力打造智慧社区
发布日期:2023-05-06 14:40 浏览次数:

一是依托智能终端,优化政务服务供给。借助“爱山东”“泉城办”等政务服务平台,推动就业、健康、卫生、医疗、救助、养老、助残、托育等便民服务事项实现“网上通办”“掌上通办”,不断扩大社区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受理、办理的数量和种类,逐步构建以社区线上政务服务为主,线下政务服务为辅的办事服务格局。规范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设置7个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整合人社、医保、不动产等多部门政务服务资源,一体提供养老和医疗参保凭证打印、公积金个人缴存信息查询、水电气暖信息查询缴费等180多项民生服务,覆盖辖区4万多户居民,方便群众“就近办”“快捷办”。对医疗、社保、民政、养老等高频服务事项,保留并畅通线下办理渠道,推广“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服务模式,切实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便捷办事需求。

二是畅通参与渠道,构建共治共享格局。采用网上选民登记等方式积极开展民主选举工作,按需组织线上议事协商活动。实行党务、居务、财务线上线下同步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结合辖区户籍人口、流动人口、管辖面积等实际因素,充分利用网格化智能工作平台、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等数字化治理平台,统一纳入网格员、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等服务力量,加快推进“互联网+社会治理”在网格内的建设应用。积极探索“五步工作法”,实行“听群众说、向群众讲、带群众干、请群众评、让群众享”的网格治理模式,充分听取和吸纳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截至目前,累计收集并办理矛盾纠纷、社会治安、生态环境、市场监管、信访维稳、为民服务等方面的事项24749件,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创新应用场景,完善生活服务功能。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可随时随地链接云端知识库的有声图书馆,实现教育形式灵活化、学习资源多样化。统筹推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智慧化改造,结合社区实际应用需求,配备设置自助便利店、无人售货机、自助取水机、智能快递柜、智能充电桩等便民服务设施;鼓励引导电信运营商加快升级改造社区5G和固定网络等基础设施,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保持在88%以上,有线宽带网络、移动通讯网络覆盖率超90%。强化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对问题上报、在线报修、缴费报销等物业服务功能的支持力度,通过微信、支付宝、银联等移动端应用推动水、电、气、暖、物业费等收费业务线上办理,营造智慧生活服务生态。成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独居老人安装亲情e链接,监测日常起居,针对老人的生活需求提供理疗、食疗、送餐、助浴、爱心敲门等特色服务;公开老年人服务热线,实现老龄人群一键拨打求助,为独居老人入户安装一键报警器,确保老年人群居住安全。

四是加强安全管理,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借助智慧社区平台,一体实现警情发布、居民自主上报和社情共享。合理布局社区公共视频监控点位,在小区和停车库出入口、社区主干道、消防通道等关键位置安装高清摄像头,覆盖率、联网率、摄像机完好率以及公共视频资源出图率均达到90%,监控编码、名称、行政区划、经纬度等合规率达100%。在社区内封闭式小区出入口部署智能门禁系统,通过人脸识别、车牌号识别等方式,实现人员和车辆智能化通行认证;依托周界视频监控等周界防护设施,实时监测预警入侵、攀高、翻越围墙等异常情况。针对19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区,设置高空抛物摄像头,实现高空抛物感知、识别和监测报警,监控范围可覆盖3层及以上所有窗户和洞口。同时,借助火灾探测器、火灾报警控制器等智能化装置,实现火灾自动报警,报警信息可在城运平台实时展示并同步推送至街道分中心和社区网格员;组织工作人员上门入户为独居老人安装烟感报警器,辖区2个应急救援站定期定点开展消防隐患安全巡查工作,进一步提高了社区的火情处置能力。 (智远街道 郑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