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民政局创新“养老外卖”模式,温暖老人幸福晚年
发布日期:2024-02-18 16:21 浏览次数:

一是坚守服务初心,擦亮公益本色。重点聚焦70岁以上失能、半失能、孤寡、独居老人,将送餐送物、医疗康复等养老服务精准送至老人家中,补齐养老服务短板,做好养老兜底保障。动员社区全面摸排辖区困境老人基本情况,建立台账,专业社工入户开展多方位需求诊断与服务方向设计,养老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落实服务执行,分区域精准对接,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充实服务内容,提供多元服务。

二是丰富服务内涵,以市场化满足多元化需求。依托现有养老服务设施,形成以“大带小”“社区带居家”的连锁化、一体化模式,通过活动联办、服务联推、品牌联创,使养老服务机构与社区有更强融合性,有效提供多样化的上门助老服务。在开展送餐上门、代买代办服务的基础上,拓展服务内容,丰富服务项目,完善服务板块,提供精细化服务。建立街道“养老资源库”,充实心理、文化、医疗等养老资源,开展送医入户、送学上门、精神慰藉等服务,做好老人高层次需求的供需对接,加快兜底民生向品质民生转变,进一步缓解老人困境,提升老人生活品质。

三是强化数字赋能,搭建服务供需数字化桥梁。开发康桥养老APP,结合“亲情E联”系统,实现老人居家点单,服务送上家门,精准打通养老服务盲区。一方面,“亲情E联”系统实时监测老人的基本生命体征及健康状况,对老人状况进行跟踪管理。另一方面,康桥养老APP界面设计简洁,仅有“视频连线”和“健康管理”,老人通过APP一键呼叫数字养老平台,视频通话描述服务需求,让数据多跑腿,让老人少跑路。数字养老平台还可以根据老人健康状况、医嘱信息、居住情况和经济能力等数据,自动分析生成个性化服务包,为服务团队提供重要参考。

四是做实医养结合,让老人幸福晚年更有“医”靠。依托街道综合养老中心医养康护综合体,配备“医师+护士+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生活照护员”团队和便携式查体检测设备,可为老人上门提供基础体检、慢病管理、中医康复、精神慰藉等20多项医养服务。将老年人健康档案与安康医院(社区卫生中心)信息系统对接,便于医生实时记录和查询老人的就医用药、体检报告、医院巡诊记录等,老人不出家门即可享受“远程诊疗”。聚焦失能、半失能和经济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难题,组织养老机构与100位老人签订居家医养服务协议,以“团队履约、上门服务”的形式,免费提供健康查体、家庭巡诊、用药指导、照护技能培训等10项服务。根据老年人活动能力评估、长期照护险评估情况,结合医嘱信息、居住情况和经济能力等数据,数字养老平台制定精准化、个性化医养方案,实现“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效融合。(区民政局 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