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持续推进黄河战略工作,深耕“强化交流合作”重点领域,聚焦“拓展省际合作领域”重点任务,推出黄河流域省会城市间“互办互认”机制,以持续深化黄河流域商事登记线下“一体化”为合作平台,跨域通办签约“朋友圈”覆盖全部黄河流域城市,为沿黄城市的企业群众“零跑腿”跨省投资兴业架设了政务服务“黄河大桥”。
一是在推广上下功夫,大力宣传黄河战略工作的重大意义。政务服务大厅宣传展架摆放《黄河流域跨域通办工作指南手册》,在《济南日报》等媒体刊发跨域通办工作的成功案例,方便企业群众了解和认可商事登记异地通办业务,营造了易懂、亲民、热情的宣传环境。电子屏滚动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黄河宁天下平》等宣传图片,积极营造有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的舆论氛围。服务窗口附近的公示屏幕展示“跨域通办”67个服务事项清单,以及黄河流域省内异地审批服务部门的联系方式,提供了丰富的跨域通办业务信息,企业群众可以直接拨打联系电话办理业务。
二是在务实上下功夫,推出黄河流域城市“互办互认”机制。坚持以务实避虚的工作理念推进黄河战略任务,以企业群众高频办理的跨域通办商事登记业务为核心,持续完善黄河流域商事登记“一体化”服务,实现互通互办、互办互认,为异地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设置“跨域通办”服务专窗,以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为依托,由专窗人员提供全程帮代办服务,帮助申请人快速完成“线上”向异地登记机关提交申报材料。“线下”采取免费刻制公章和证照同步双向免费邮寄的便民措施,方便异地企业群众“零跑腿”办结商事登记“一件事一次办”业务,减少了异地办事的时间和金钱成本,真正实现“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企业群众的满意度与获得感明显不断提升。
三是在拓展上下功夫,持续扩大跨域通办“朋友圈”。在省内联合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历下地块与聊城东阿经济开发区签订了《自贸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协议”》,宣传推介了丽山国际细胞产业园等招商引资项目,为引进异地优质企业到省会提档升级更快发展畅通了业务“绿色通道”。在省外加强沿黄城市交流合作,与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郑州市郑东新区、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等黄河流域省会城市签订了跨域通办协议,黄河流域省会城市得到全部覆盖,各市区县行政审批服务部门签约数量达到74个。在此基础上,将跨域通办服务城市向省会经济圈、京津冀、长江流域等地区拓展,截至目前,已签订“跨域通办”协议173份,“跨域通办”签约区县覆盖全国151个区县,商事登记业务基本实现“投资历下、全国可办”的工作目标。
四是在创新上下功夫,主动拓展跨域通办高频服务事项。借助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业务系统,成立“佳佳帮您办”商事登记服务专班,实现了商事登记跨区、跨市、跨省的跨域通办,在此基础上加大创新工作力度,以“互联网+政务服务”线上办理业务为依托,跨域通办高频服务事项由商事登记向营业性演出服务事项拓展,2024年“跨域通办”省外企业办件量突破20件,为两地群众提供了“零跑腿”优质、高效、便捷的异地通办政务服务。(区审批局 于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