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山街道推出三项举措,持续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为社区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推动基层治理水平迈向新高度,构建和谐、高效、现代化社区治理新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完善管理体系,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街道高度重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2024年共有社区工作者107人,其中持证社区工作者86人,持证率达80.4%,较上年提升14.67个百分点。街道在建立季度、年度考核的基础上,建立“民情日志记录机制”,将社区工作者日常处理社区网格居民的“大事小情”的事件记录纳入进日常考核体系当中,充分体现以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考核目标。同时按照“1人1档”工作要求,为107名社区工作者建立完善考核档案,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跟踪管理,从而促进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
二是创新赋能培训,增强队伍履职能力。街道构建“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双轨培训体系”。2024年累计开展社区基金工作专题培训、社区慈善基金项目创投项目交流会等专业培训8场,“赋能工作坊”6场,参训人员达300余人次。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相结合的互动式学习方式,有效提升社区工作者对社区基金工作的全面认识,拓宽了社区基金工作的工作思路。此外,街道组织社区骨干赴淄博、威海等地开展“对标学习”的工作交流活动,实地考察学习先进街道和社区的基层治理模式和管理经验。目前,社区已开展形成了《“银发互助 情暖夕阳”社区高龄老人享老志愿服务项目》、《“安心善居”低收入高龄独居老人居家用电安全改善项目》等4个社区特色服务项目。
三是健全关爱激励机制,激发队伍内生动力。街道持续推进社区人才培育计划,积极鼓励社区工作者提升学历层次和社会工作职业资格水平。2024年,共有23名社区工作者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其中:中级8人,初级15人。此外,街道十分重视对社区工作者的关心、关爱,在落实健康体检政策的同时,组织开展社区工作者心理疏导、中医问诊等活动,时刻关注社区工作者的身心健康,努力营造重视、关心、支持社区工作者的浓厚氛围。对表现优异的社区工作者,街道及时给予公开表彰和宣传,从而增强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增强为民服务的信心与决心。(千佛山街道 王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