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广泛宣传,多维覆盖,打通政策知晓“最后一公里”。利用社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持续宣传社会救助政策和工作动态;为提高工作效度和精度,推动服务便民性,根据“高效办成一件事”要求,线下办理尽量让申请人少跑腿;依托线上平台“爱山东”APP内的“山东社会大救助”模块,全面实现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事项的线上申请,足不出户办业务,切实打通政策知晓与办理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分级管理,精准画像,筑牢动态保障“梯度防线”。街道构建“街道+社区+社工+志愿者”四方联动摸排管理模式,对辖区困难群体开展全方位、多维度摸排。结合摸排情况,将困难群体分为高、中、低三类风险等级,根据不同级别建立台账并进行信息的动态管理、动态监测。同时建立“月更新、季评估”机制,不断完善困难群体分级。今年以来,新增纳入保障1户,退出不符合条件2户,目前在管84户,99人;低保边缘23户25人;低收入认定20户。
三是分类服务,按需施策,提供个性化帮扶“暖心菜单”。以困难群体需求为导向,定制服务清单。对高龄独居困难老人,联合养老机构提供助餐、助浴、定期体检等服务,已累计服务400人次;对3名困难儿童,开展助学、心理健康服务;对家庭陷入心理困境的困难群体,安排社工开展心理辅导与干预工作,服务80人次。另外针对困难群体,开展“情暖万家”“月圆中秋”“阳光助学”“最美康乃馨”“慈心一日捐”等各项救助项目,提高救助的针对性。通过精准对接需求,让每一项服务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千佛山街道办事处 李卉 史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