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多方联动,实现有效覆盖。街道联合物业公司组建“红领管家·金牌参谋”“红睦邻·邻聚力”等志愿服务队,吸纳驻区单位、社区民警、律师、党员群众、社区网格员共同参与,开展“红色物业·微治理”示范提升行动。选聘熟悉物业管理服务的楼长、退休党员等成立8支物业服务监督队,通过重要事项全程盯办、一般问题限时催办的方式,督促物业公司及时解决居民反映的垃圾乱堆、非机动车乱停、老旧设施更新等问题30余个,持续提升物业服务整体水平。
二是强化品质,促进共建共享。搭建物业与业主“零距离”沟通平台,组织“物业经理接待日”,按照“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结果反馈”的工作模式,对居民反映的问题进行“清单式”认领,靶向落实小区停车位优化、电动车充电设施增设、服务项目拓展等各类民意诉求70余件。制定“红色物业”实事项目清单,依托“睦邻市集”,开展政策宣传、爱心义剪、健康义诊、家电维修等特色活动60余次,不断丰富物业便民服务功能。
三是健全机制,强化服务监管。建立物业企业与街道、社区横向联系制度,完善社区党委、物业公司、业主代表、辖区单位“四位一体”联动机制,形成共建共治良好局面;以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为抓手,成立专项工作组,联合职能部门开展跨领域工作协作,聚焦物业服务履约与公共收益管理,通过全面检查和问题查找、长效机制建设等方式督促整改,常态化开展“回头看”,形成“行业监管+业主自治+部门处罚”的全链条治理体系和“业主投诉—企业响应—部门督查”闭环机制,倒逼物业提升服务响应速度与质量。(东关街道 苗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