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简体版 繁体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区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 > 内容详情

济南古城保护和发展中心关于对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10311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6-14

代表提案者

高海波

会议届次

济南市历下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

建议提案标题

加强古城历史街区和老街巷的保护,突出‘特色历下、本色历下’

建议提案编号

103119

承办单位

历下区济南古城保护和发展中心

办理方式

承办

答复时间

2024-04-28

办理类型

A

答复内容

对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

103119号 提 案 的 答 复

 

  高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古城历史街区和老街巷的保护,突出‘特色历下、本色历下’”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济南古城历史悠久,底蕴丰厚,济南古城(明府城片区)范围为护城河、大明湖围合区域,总面积3.2平方公里,片区有珍珠泉泉群、芙蓉泉、腾蛟泉、濯缨泉等104处名泉,其中入选新72名泉的有19处,形成了“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独特风貌;现有府学文庙、寿康楼、陈冕状元府等20处省级文保建筑,后宰门街田家大院、吴家公馆等24处市级文保建筑,王家大院、慈云观遗址等117处区级文保建筑。

一、前期主要工作

近年来,历下按照“保护古城、保护泉水、提升片区功能品质”的原则,先后投入10.5亿元,稳步实施了零散棚户区改造和部分文保建筑腾退,外迁居民600余户,完成了状元府、题壁堂、寿康楼、城隍庙4处文保建筑的征收和修缮工作芙蓉街、启明街、起凤桥街、东花墙子街、王府池子街等10余条老街巷进行了风貌整修彻底改变了以往千篇一律“大白墙”的状况,为后续片区整体保护提升创造了条件。2021年率先启动芙蓉街-百花洲、将军庙两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更新工作,综合考虑文物保护、泉道疏通、老街巷整修和群众意愿,提升城市实力,彰显济南古城的深厚底蕴。同年济南古城保护和发展中心编制完成了《古城片区各级文物简介》,为片区内各级文物建档和文物保护利用提供了依据。同时积极探寻城市发展与古城保护的平衡点,初步明确了以泉为脉络,以文化为引领,以街巷、建筑为载体,赋能文创、非遗、商贸的产业实施策略。

二、稳步推进济南古城片区后续保护工作

充分做好规划编制和整合工作古城片区规划编制工作主要围绕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泉水泉道、街巷、建筑和院落、文化、产业五条主线。强调统筹性和系统性,将“一城、一湖、一环”4.3 平方公里作为规划范围,在整合优化前期《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古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芙蓉街—百花洲、将军庙两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以及涉及申遗的《泉·城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规划》等各种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区域分析研判,做好古城与商埠区特色资源联通,整合形成要素全面、整体统筹的总控规划方案,凸显古城独具魅力的人文底蕴和“泉城共生”特色。

按照规划设计方案,逐步分片完善修建性详细规划,最大限度地留、精雕细琢地改、慎之又慎地拆。对具有历史价值的严格保护,对违章建筑坚决拆除,对与古城风貌不符的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慎重拆除按照规划,未来将打通小王府池子至百花洲、西花墙子街至百花洲等5条泉道,营造20条泉水步道,形成滨水步行空间。同时恢复和整治泉池110处,疏通和提升泉渠8处,形成开放式泉水院落32处,再现“家家泉水、曲水流觞”的独特风貌。

加大片区文物保护力度。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做好片区各级文物的普查,同时增强对代管文物的安全巡查力度,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用实际行动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不断挖掘古城街巷价值。突出重点,分清层次,展现古城街巷的空间特色和文化传统。挖掘古街巷蕴含的独特的地域文化,展现济南当地的风俗习惯、民间艺术和传统技艺,保护好古街古巷,传承好城市的文化基因。

    感谢您对古城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