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简体版 繁体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区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 > 内容详情

济南古城保护和发展中心关于对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10314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6-14

代表提案者

王东华

会议届次

济南市历下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

建议提案标题

关于在我区街区建设和改造提升中体现更多传统文化元素的建议

建议提案编号

103143

承办单位

历下区济南古城保护和发展中心

办理方式

承办

答复时间

2024-04-29

办理类型

A

答复内容

对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

103143号 提 案 的 答 复

 

  王东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在我区街区建设和改造提升中体现更多传统文化元素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古城片区是济南市文旅资源集聚的核心区域,发展精品旅游业具有优越的资源禀赋和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我单位依托历史街巷、泉道水系,将街区与周边文保建筑、文化遗存、风景名胜串珠成链,实现空间互通、人流互动,努力在更大范围推动旅游休闲资源高效整合。下步古城未来的工作规划,在业态优化、基础设施提升、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都有充分考虑泉城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意义。

一是推进古城城市更新,带动精品旅游发展。济南古城城市更新已启动项目建设。涉及文保建筑修缮、泉道打通、传统院落打造、历史街区风貌恢复、文化遗产挖掘及活化利用、基础设施改造等工作,将极大地改善片区城市面貌。联合文旅等部门,逐步破解文保建筑活化利用难题,通过建设私人博物馆、加大科技手段应用、提升游客参与度等手段,增强文保建筑的文化承载力,促进“文旅商”的协同发展。

二是更加注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建设,对44处泉水院落进行提升修缮,重点打造和提升王府池子、起凤桥等节点6处,恢复并提升珍池-曲水亭、王府池子-曲水亭两条泉道景观,持续推进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深化对齐鲁文化、黄河文化、名士文化、泉水文化等文化遗产的开发、挖掘和利用,做好学术研究、活化传承。

重装提升改造百花洲园区。为全面实施“强省会”战略和“中优”战略,同时加强历史风貌保护、深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百花洲园区于2023年11月起进行重装提升改造,2024年4月竣工,改造内容涉及水体清淤、建筑整修、美化亮化、公益场馆打造等基础性改造整修工作。以“新风今韵、老街旧事、国风民俗、泉秀城古”为切入点,将园区打造为以“泉学”为主题的百花人文研学坊。

花洲国家级传统工艺工作站:一楼设计为公共展示区,将济南城市发展史和山东非遗开展史紧密结合,以龙山文化、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唐宋明清、近现代,几个重要历史时期为时间轴线,配合每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进行展示。主要展示作品有国家级非遗龙山黑陶、鲁绣的二十四孝山东典故、济南皮影二安形象等代表作品,市级非遗杨氏木作历经7年原貌复原的济南老火车站木作模型,省级文物修复师制作的最具代表性的济南各水域船只模型,非遗项目掐丝珐琅制作的1:1还原《鹊华秋色图》、济南古城“代言人”曾巩、老舍、刘鹗面塑等主要非遗作品展示。二楼多功能区设有非遗传承人工作室、非遗文创研发中心、非遗研学交流中心等,目前已确定面塑、陶艺、结艺、木作、鼻烟壶等驻站非遗项目。升级改造后传统工艺工作站将实现集非遗文化展示、研学交流、文化创意于一体,基于日常生活方式的传统工艺体验展示交流平台,通过平台做出有特色、首创性和具有引领性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

下一步,济南古城将紧紧围绕构建“一轴、三区、多园”城市发展新格局,突出古城风貌和泉水特色,进一步促进文旅商融合发展,真正使古城成为本地人常来、外地人必来的泉水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