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下区弘毅小学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字号:
大 中 小



济南市历下区弘毅小学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是学习活动的主阵地,为确保课堂教学活动安全优质,树立“学生安全,人人有责”的观念,加强学科课堂教学安全管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弘毅小学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一、课堂教学安全管理要求
1.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按课表上课,按时上、下课,做到提前候课,不早退,不拖堂,不中途离开课堂。
2.教师上课时要首先关注学生的出勤情况,及时了解缺勤学生的情况去向,如有不明原因缺勤,及时与班主任或家长联系;教师要关心学生的身心状况,如发现学生有呕吐、身体不适等异常表现,及时与班主任或家长联系。
3.教师要尊重爱护学生,不讽刺挖苦,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杜绝由于教育不当而导致学生出现安全问题。
4.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密切观察、掌握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活动情况。在教学中需使用圆规、剪刀、裁纸刀、针等涉及学生安全的学习用品时,教师须加强指导和管理,保证学生安全使用。
5.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对各课程涉及的实操环节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和规划。在选取课程内容时,应考虑材料和工具的安全性,避免使用有刺激性、有毒性或对人体有害的材料。同时,教师还应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告诉学生在使用工具和材料时应当注意的事项。
6.学校要对每位任课教师进行消防安全培训,使教师具备消防安全意识,熟知消防安全预案,能够熟练使用灭火器并知晓上课教室最近灭火器位置,上课期间遇突发空调、多媒体电路老化出现冒烟等火情,首先切断电源、疏散学生,按照预案及时上报的同时,使用灭火器对火源处进行灭火。
二、实验教学安全管理要求
科学实验操作课必须到学校实验室上课,并确保实验课安全。强化安全意识,明确实验室职责,建立管理责任人自查,学校抽查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灭火器材和实验用品进行检查,保证实验教学安全实施。
1.上课前,教师要严格按照实验内容制定实验计划,严格按实验操作要求做好准备。一是对所用药品、器材进行检查,确保安全使用;二是进行实验实作,熟悉实验操作流程,熟悉各种教学仪器的规格、型号、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熟悉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注意事项,预见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并设置相应的保护措施。
2.上课时,教师要认真组织实验课教学,讲清实验操作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特别是用到酒精灯、玻璃器皿、金属工具、化学试剂、电器等实验物品,更要加强安全防范,对实验的整个过程进行认真指导,全面监控,确保学生按照规范操作步骤进行实验。进行有毒、有害、有刺激性物质或有腐蚀性物质操作时,学生应戴好防护手套、防护镜,在通风橱中进行,确保安全。实验室上课若遇点燃酒精灯倾覆失火情况,应及时疏散学生,用湿抹布覆盖灭火。
3.下课后,教师要对实验材料整理归类,妥善保管。实验室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能装太满,3/4即可),不可混合贮存,标明废液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
三、体育课及大课间活动安全管理要求
1.体育课以肢体活动为主,要求学生按要求穿运动服、运动鞋。上体育课之前对学生着装、衣物内有无尖锐物体进行提醒和检查,以防发生意外。
2.上课铃响前,体育教师必须带队到上课场地,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监控和管理。
3.上课时,准备活动适度且充分,课堂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关注体质较弱和特异体质学生。对因特殊原因不能上体育课的学生,教师要安排其在教学场地休息、旁观,并给予关注,不可放任不管;对不能到场上体育课的学生,要及时与班主任老师沟通,杜绝出现学生课堂教学脱管的现象;对在课堂上因突发原因造成学生受伤等意外情况,应及时采取有效处置措施。
4.教师要经常对学校的体育设施、器材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安全使用。有安全隐患的运动场地及器材要及时处理,达不到安全标准的不得使用。体育课上如需使用体育器械,教师须提前做好准备,科学选择适合特定年龄阶段学生锻炼的体育器材,器材不得让学生自行取放、随意堆放,保证收放器材安全。
5.如遇大风、雨、雪、雾霾等恶劣天气,可上室内健康课,保证学生处在安全环境中。
6.大课间活动充分考虑活动的形式、人数、学生年龄、场地、环境、天气等因素。班主任和班教导会教师参与活动,关注运动中学生状态,遇到紧急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救助措施。学生不单独留班,在学校规定区域内站操,自行读书或背课文。
四、专用教室教学安全管理要求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综合实践活动等需要在专用教室上课的,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的安全管理,落实各项设施的使用安全。专用教室要注意日常电路检查,发现老化发热的电路电器及时维修更换。
1.教师应在课前检查学生出勤情况,确保学生安全准时到达上课地点,并按指定位置入座。禁止携带与上课无关物品进入教室。
2.上课结束后排队出教室,不得拥挤,保持安静。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要认真整理器材,检查安全设施,切断电源、关闭门窗,确保教室没有学生后离开。
3.音乐教室配置的大型乐器,如钢琴、架子鼓等,应确保其摆放位置稳定,防止因摇晃或倾倒造成损伤。小型乐器和配件,如口琴、笛子等,应教育学生妥善保管,避免丢失或损坏。对于上课需要使用的课堂乐器,教师应提前告知学生注意事项,并在使用过程中加强监督。
4.美术课中,学生在使用剪刀、针等尖锐工具时,要确保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并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避免受伤,使用各类工具完毕后应妥善放置收纳确保安全。不得随意乱动功能室内美术器具、模型等,注意各种颜料、铅笔、彩泥等不能入口,以免发生中毒。同时颜料中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对皮肤造成伤害,要避免将颜料涂抹到皮肤上,课后将废水倒入指定地点。
5.创意美术课中,课堂环境要符合安全要求,教室内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滞留。课后教室内要保持整洁,避免废纸等杂物堆积,以免引起火灾或其他安全问题。
6.对于特定类型美术课程,如使用电动工具或进行高温操作的课程,还需要特别注意电气安全和防火安全。在使用电动工具时,要确保电源稳定、电线无破损,并戴上防护眼镜等防护设备。在进行高温操作时,要远离易燃物品,并确保操作区域的安全。
7.计算机教室电脑多、用电功率大,要重点关注。要有必要的防火、防高低温、防静电等设施。离开时,要关好门窗,检查设备电源、电灯、空调、窗帘,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有使用稳压电源供电的要定期检查,及时断电。严控外来移动设备(优盘、光盘等)使用,计算机教室管理员要具备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能处理常见的网络故障和安全问题。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