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思共进 启智向新——济南市义和小学2025上半年度教研工作成果总结
字号:
大 中 小



教育是国之大计,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我校教研工作积极响应历下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历下教体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全力提高教学品质。统筹规划、守正创新,努力打造本校育人特色。
2025年上半年度,济南市义和小学以“素位而行,义领未来”为办学理念,紧扣“和义而为,遵道而教,办一所温暖正气的学校”的办学目标,以“研思共进”为路径,以“启智向新”为导向,在课程建设、师资培养、教研融合、评价改革等方面深耕细作,推动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现将主要成果汇报如下:
一、课程体系建构:以研促建,打造和义特色育人图谱
学校立足“培养明义理、能自强的和义少年”育人目标,系统构建“253”课程体系,即两类课程、五大学习领域、三个成长方向,通过课程创新实现“启智”目标。
亮点课程绽放光彩。“心灵成长”心育课程以表达性艺术融入为课程特色,通过角色扮演、心理剧、沙盘游戏等表达性艺术,引导学生表达情绪、悦纳自我,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义和小镇”体验式德育课程将“跳蚤市场”等社会情境融入校园,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理解责任与担当;“四明三进”劳动校本课程结合种植园地、家务劳动任务卡等实践,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课后延时服务实施“教师、学生、课程”三方自主选择机制,五彩绳艺、创意美术、传统武术等特色课程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学生在非遗技艺与传统体育中张扬个性、培养自信。
幼小衔接创新突破。学校聚焦“零起点”,开发过渡性学习“和义少年”入学记幼小衔接课程,涵盖课堂常规、社交技能、学习方法等六大模块,通过“游戏化学习周”等方式,帮助新生平稳过渡。
二、师资队伍建设:以思赋能,打造研教融合专业团队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动力。学校以“四项工程”为抓手,构建“请进来+走出去+传帮带”培养体系,推动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型。
分层培养精准滴灌。“青蓝之约”师徒结对工程为青年教师配备双导师(教学导师 + 德育导师),通过“备课-磨课-评课”三阶指导,2025年上半年开展“爱学课堂3.0”教学研讨,推动数智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每周一研”制度,围绕“高品质课堂建设”“幼小衔接策略”等主题开展专题研讨。
师德师风固本培元。学校签订师德承诺书,开展“树师德、正师风”专题培训,建立师德档案与负面清单制度。2025年上半年,全校教师无违反师德事件,在岗位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中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教师对办学理念的认同感提高。
三、教研融合创新:以研促教,构建学研一体生态系统
学校坚持“科研引领教学,教学反哺科研”理念,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课题研究小而精专。针对单班单科教师多的现状,学校聚焦“小角度、小视角”校本课题研究,上半年立项语文、数学、音乐等七项课题,如“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任务群个人研究”“提高小学数学前置作业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小学音乐第一学段欣赏课律动设计与实践研究”等。同时,心理健康、信息技术两项区级规划课题有序推进。
数智教学破局赋能。学校探索数智系统与学科融合新路径,开展数智系统融入课堂的教学实践人人公开课展示活动,展现新教学理念在各学科教学课堂的呈现。
四、评价体系完善:以评促学,激活学生自主发展动能
学校突破传统评价模式,构建多维发展性评价体系,让评价成为学生成长的“导航仪”。
多元评价立体多维。教师教学述评与学生综合评价平台相结合,从品德发展、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实践五个维度建立电子成长档案,记录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校园行为常规评价涵盖个人卫生、文明礼仪等指标,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实现自主管理;
2025上半年聚焦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制定了《济南市义和小学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行动方案》,创新构建“十核三维”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体系。以十大核心学习习惯为基石,强调“认知-行为-情感”三维联动,开展一月一习惯的习惯规范月活动,四月份“三姿”习惯规范月、五月份“课前准备”习惯规范月、六月份“三清一正”习惯规范月,采用巡课评价、班级自评等措施,每月评选出“习惯小标兵”“习惯培养好老师”“习惯师范班”,实现学生从“他律”到“自律”的跃迁,从认知、行为、情感三维助力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五、特色品牌打造:以文化人,培育品格、能力兼备学生
学校深挖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内涵,打造“武术+毽球”传统体育与“机器人+益智游戏”科技教育双品牌,实现“启智向新”育人目标。
传统体育浸润身心。在2025年山东省中小学生U系列武术比赛中获校园集体操一等奖;毽球课程融入体育教学,学生坚持进行基本功技能练习,养成拼搏向上的品质,学校毽球队在济南市公开赛中获团体第二名。传统体育项目不仅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更培养了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科技教育启迪智慧。机器人兴趣小组、数学益智游戏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学生在编程设计、模型搭建中提升科学素养。2025年上半年,五年级学生在济南市第3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科学影像作品一等奖。6月份在区数学思维运动会中我校学生共斩获4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5项优秀奖。团体项目荣获优秀奖。
六、以思促变,提质增效
2025年上半年度,学校教学工作在“研思共进”中收获累累硕果: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师资队伍专业素养显著提升,教研成果转化成效明显,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学校在区质量检测中,语数英学科成绩显著提升,其中六年级语文进步9个名次,六年级数学进步4个名次,四年级数学进步2个名次。四年级英语进步2个名词,五年级英语进步4个名次。五年级语文合格率、优秀率与平均分更是位居全区前列,彰显教学实力。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学校教学工作在智慧教育建设、高品质课堂打造、教研成果层次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未来,学校将以“研思”为桨,以“创新”为帆,持续深化“253”课程体系建设,加快数智课堂,建立跨校教研合作机制,力争在区级以上课题研究、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实现新突破。研思不止,启智无穷,让每一位教师在研究中成长,让每一名学生在启智中绽放,让“和义教育”真正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石。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