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济南市义和小学2025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济南市义和小学
2025-07-07

济南市义和小学2025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按照关于开展2025上半年度济南市历下区事业单位服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自查自评的通知要求,我单位对本单位2025上半年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梳理,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工作完成情况

2025年上半年度,学校加强政治思想建设,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建设教育强国”重大战略部署,继续秉承“素位而行,义领未来”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和义而为,遵道而教,办一所温暖正气的学校”“培养明义理、能自强的和义少年”的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以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素养为己任,以全面发展为切入口,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文化氛围、团队精神和育人品质。2025年上半年度党支部继续发挥思想引领作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党建促学风,带教风,多举措实施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学校领导班子思想统一、凝心聚力,师生教学相长、日有所进,学校在2025年上半年度整体工作平稳有序、积极推进。

(一)政治思想建设方面。

党建工作引领方向,《学校章程》提纲挈领。2025上半年度,学校党支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促进“党建”“教育教学”双向融合,支部以创建“兴义先锋”党建品牌创建为切入点,把党建工作融入学校办学理念的践行中,以党建推动学校工作高质量发展。2025上半年度,学校党支部深入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通过组织专题研讨、开展“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主题党日及党风廉政警示教育等活动,强化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2025上半年党支部继续加强政治思想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将政治思想建设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通过组织教职工参加政治学习、专题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不断提升全体教职工的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2025上半年度继续引领党员开展承诺践诺活动,组织教育全体党员干部坚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岗位立功等贯通起来,一体推进。

(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学校持续推动师德培训固本培元,以团队成长增能提效。2025上半年度,学校更加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签订了师德承诺书,组织教师进行师德培训,师德警示教育,教育引导教职工依法执教、廉洁从教、坚守师德底。2025上半年度,学校没有出现过一例体罚、变相体罚和从事有偿家教等违反师德的事件,全体教师业务精湛,德行高洁,共同赋予学校自强不息的气质风貌。学校在岗位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中都呈现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老师们的对学校办学理念的认同感也不断增长。学校教师管理方面也做出了新的探索,教师职聘岗聘、评优评先、交流制度、激励制度进一步完善。

(三)基层组织建设方面。

学校以建章立制促进组织建设。学校遵循“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的管理原则,始终贯彻实施民主决策、阳光管理、人文关怀、激励发展的管理理念,努力实现“文化引领,团队提升,自主发展”的管理效能。2025上半年度学校严格执行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制度,落实校务公开制度,规范施行《济南市义和小学党组织会议议事规则》《济南市义和小学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两个议事决策制度,发挥学校民主决策和内控机制的监督作用。

(四)作风纪律建设方面。

2025上半年度,学校党支部继续加强和改进学校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继续抓牢抓实党风廉政建设,召开党风廉政支委会专题会议,扎实开展了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党员干部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做好责任传递,党支部书记主讲作风建设专题党课,并通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锤炼党性,学校呈现风清气正、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五)安全保障工作方面。

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保证师生的健康安全,2025上半年度学校定期维护学校防汛、防火设施设备,进行了食品安全、膳食经费、违规征订教辅材料专项整治,提升了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安全感、幸福感。各项工程均严格按照省市区相关规定进行政府采购,无违规情况发生。学校各项安全制度、预案、应急方案完善落实到位,演练到位、应急处置规范合理,确保师生安全,为师生安全保驾护航。

(六)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建构课程体系,凸显课程亮点

我校2025上半年度继续着力打造“253”课程体系建设,即建设两类、五大学习领域和三个成长方向的“和义教育”课程体系,同时提升课后延时课程的品质。“心灵成长”心育课程、“义和小镇”体验式德育课程、四明三进劳动校本课程成为学校课程建设中的亮点。课后延时服务课程继续实施“教师、学生、课程”三方自主选择,五彩绳艺、衍纸艺术、传统武术、益智游戏等特色课程异彩纷呈,丰富的课程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学生在特色课程中张扬特长、展示亮点、培养自信。

2.多举措提升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的实力体现着学校的魅力,彰显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2025上半年度继续实施教师服务建设“四项工程”,引领教师定位个人发展目标,制定个人专业化成长发展规划,明确教师自我成长的方向;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根据计划定期开展培训活动;采取“青蓝之约”师徒结对的传统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为全面实现学校办学品质提升提速助力。

3.教学研一体打造育人团队。

学校鼓励教师自主科研,以科研引领教学,2025上半年度继续扎实探索数智教学融入的爱学课堂3.0研究,心理健康、信息技术两项区级课题在研,有十余项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及传统文化的小角度、小视角校本在研课题。2025上半年度学校还重点进行了幼小衔接课程建设、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艺体课程的品牌特色提升。

4.学生评价体系进一步实施完善。

2025上半年度学生评价体系继续完善和推进,教师教学述评和学生综合评价平台相结合,使学生评价更加便于操作、更具针对性。学校结合德育体系建设,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结合“积币、争章”双轨融合发展性评价体系的运行机制,让评价真正活起来、用起来。学校积极推进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由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自主评价,涵盖个人卫生、文明礼仪、两操运动、课间活动,日常行为习惯表现在“成长足迹卡”上记录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自主管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5.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

2025上半年聚焦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制定了《济南市义和小学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新方案》,创新构建“十核三维”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体系。以十大核心学习习惯为基石,强调“认知-行为-情感”三维联动,通过一月一习惯的习惯规范月活动,采用积分激励、环境浸润、教师督导等措施,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跃迁,认知、行为、情感三维助力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6.艺体教育深入开展。

学校继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品牌课程——传统武术进校园,继续聘请了洪拳传人贾友民老师担任教练,带领全体学生传习洪拳拳步十法,学校武术社团坚持训练,武术素养不断精进。学校被历下区武术协会授予传统武术教学进校园试点学校。学生外练筋骨,内修精神,全员武术课程为实现学校培养明义理、能自强的合义少年助力。学校武术队参加2025年山东省中小学生U系列武术比赛暨武术进校园试点单位武术交流系列赛(东部赛区)选拔赛,获得校园集体操一等奖,武术套路集体项目三等奖。

学校继续把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毽球纳入学校特色课程,学生了解毽球发展历史,掌握毽球盘、绷、拐、磕各种技能,毽球灵动轻盈,学生也在运动中体会传统运动的魅力,张扬个性,展现自信。学校毽球队队员荣获2025济南市毽球公开赛团体第二名,“友谊杯”济南市第二届小学生毽球邀请赛团体三人赛第三名。

(七)创新创优情况。

学校重视学生劳动素养的培育,制定了《劳动教育课程规划方案》,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为每个班级都开辟了种植园地,以签订劳动任务卡的形式引导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学校采用班级特色劳动周活动,并结合端午、五一劳动节开展劳动体验活动,同时与济南市新华书店签订劳动基地协议开展传统工艺的劳动教育,通过课程内渗透、课程外劳动实践活动等形式落实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研究成果初现。

学校重视学生科技素养的培育,组建学校机器人兴趣小组,数学益智游戏兴趣小组,学生在动手实践、大胆想象中提升对科学的浓厚兴趣。2025上半年在济南市第3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青少年科学影像作品一等奖。在2025年6月区数学思维运动会中获得4项个人项目一等奖,15项个人项目二等奖。

二、学校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职能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思政课教师配备不足:尽管学校已采取措施加大思政课教师培养力度,但目前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比例仍未达到标准,影响了思政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智慧教育建设滞后:智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待提升,影响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二)与其他单位协作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校在与其他单位协作配合方面存在不足,特别是在资源共享、联合教研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合作。

(三)内设机构间协调配合情况存在的问题。

内设机构间协调配合不够紧密,存在信息传递不畅、工作衔接不紧密等问题,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工作饱满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部分教职工工作饱满度不足,存在工作懈怠、效率低下等问题,影响了学校整体工作的推进和发展。

五高品质课堂建设水平继续提高。

教师课堂教学理念和方法滞后,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学业成绩整体提升不明显,高品质课堂建设的水平有待提升。

六教研力量不足,研究课题成果层次不高。

校因办学规模小,大多是单班、单任课教师,教研团队体量小,教研力量薄弱,学科大教研模式尚在探索中,学校缺少较高层级的课题研究项目和研究推广成果。

三、整改方案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培训和学习活动,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鼓励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探索思政课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

建立思政课骨干教师团队:选拔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思政课教师组成骨干教师团队,发挥他们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推进智慧教育建设。

完善智慧教室、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为教师信息化教学提供有力保障。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培训和学习活动,提升他们的信息化教学水平。积极推进、鼓励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积极参与历下区智慧教育培育校评选工作,以评带促,通过参加争创评选工作,进一步推动学校智慧教育建设与发展,提升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

(三)加强与其他单位协作配合。

积极与其他学校建立联合教研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通过联合教研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克服学校办学条件限制,积极参与区教育局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工作任务,为推动历下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三)优化内设机构间协调配合。

明确内设机构的职责和任务分工,确保工作衔接紧密、高效有序。完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同时,加强对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的监督和检查力度,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和落实。

(五)提升教职工工作饱满度。

完善教职工考核和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通过考核和激励措施的实施,进一步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加强对教职工职业发展规划和指导力度,帮助教职工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通过职业发展规划和指导的实施,进一步提升教职工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教职工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

(六)加强高品质课堂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创新实践。建立高品质课堂评价标准,定期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估和反馈,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加强课程研发,优化课程设置,使课程内容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趣味性。

(七)加大投入,建立合作机制,提升教科研层次。

加大对教研工作的投入,增加教研经费,配备必要的教研设备和资源。建立优秀学校的教研团队的合作机制,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寻求专家引领,提升研究水平。切实运行好课题管理机制,完善教研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激发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济南市义和小学

159

信息发布总数

0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