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友谊小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字号:
大 中 小



友谊•益友“行” 谱写新华章
---济南市友谊小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在谭金辉校长引领下,我们创建了学校的教学品牌---友谊·益友。我们的解读是:自古以来,良师益友是每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和学生,亦师亦友,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引领学生成长;同学之间是伙伴,从伙伴身上汲取正能量,丰盈自己;热爱学习,做更好的自己,成为伙伴的益友;让他力量,成就每天全新的自己。
“行”两层含义:1.我们师生正“行走”在研究探索之路上;2.我们在研究之路上有一定的收获,我们“能行”!
一、益师益友---教师行
(一)益师益友--青蓝工程,促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青蓝工程是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师徒捆绑式评价,使师徒益师益友,共同成长。我校本学期有5对师徒(单小珊--宋成林;杨超--王潭 刘义闯;胡琼琼--尹珂;穆潇--张怡),5位师傅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徒弟的备课、作业批改,课堂教学等方面,对徒弟教师进行富有针对性的指导,徒弟教师也非常好学,很快适应了我们的教学工作,并且在徒弟教师展示课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其中徒弟教师宋成林最为突出,工作踏实,肯研究,在师傅单小珊老师的指导下,上的科学课有板有眼,参加的科学微课、科学教学设计,两项都取得了区一等奖,成绩非常好。
(二)益师课堂--助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
本学期,我们继续利用智慧教室系统及多维度评价量表,进行听评思教研课,语数英每个教研组每周一节教研课,教研组加强集体备课,共同研课磨课,在我校已有的双自主教学模式上继续下功夫,让“双自主爱学课堂”教学模式更富有生命力。此外,老师们抓住每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回校后将外出所学及时进行二次教研,将所得所悟积极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老师们深耕课堂,这样的锤炼,帮助教师在专业发展上不断提升进步,我校现有9名教学能手,1名济南市新课堂教师。教师的专业成长使得我们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领者,更是优秀的学习伙伴。
(三)益师教研--赋能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一册二备三课四会--智慧+双自主”的校本教研方式,赋能教师的专业发展。
1.一册:教师成长手册。我们实行教师成长追踪机制,在硬笔书法、培训记录、案例反思、读书心得等方面引领教师及时进行整理归纳,形成教师个人成长手册。鼓励教师及时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坚持撰写教育和教学案例,倡导教师养成反思教学的职业习惯。
2.二备:集体备课制度和教研活动制度。
语文、数学、英语坚持周周固定时间集体教研,其他学科间周进行一次教研。集体备课流程为:“个人备课(个人钻研教材,写好批注)→集体研讨(主讲教师展示,其他教师评课记录建议)→二次复备(结合集体备课内容和个人实际情况,完成个性化备课方案)”。
各教研组根据本学科实际,紧紧抓住实践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开展专题研讨,其流程一般为“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行动实践(可多次反复)—总结反思”。
3.三课:教研课、展示课、师徒课。
本学期,我们的教研课组织的有序有效,各学科每周一节,抽签决定上课教师,同学科教师观摩并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复盘磨课。展示课每学期举行一次,每学科提供一节校级展示课,由领导班子和各学科教研组长进行评课打分。师徒课在师徒结对一个月后进行,师傅帮助徒弟备课,徒弟上展示课并与师傅进行捆绑评比。
4.四会: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变革。
在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上,采用“智慧+多维评价量表”相结合的方式,所有课例利用智能研修平台进行精准测评,教研活动时复盘观摩并通过师生教学行为占比、课堂参与度曲线、ST分析模型、教学模式类型等基于AI的学情分析报告,在观摩课过程中每位教师利用我校多维度观课量表进行有针对性的观摩课,借助智慧+多维评价量表相结合的方式,聚焦师生教学、学习行为,有效指导教师反思改进教学,最终培养出了“四会”教师:会列问题串,会说指导语,会抓课堂生成,会编练习题。
教师们的专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以语文团队为例,我们提出了“益友大语文”教研观,实施了一系列语文大读写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区里组织的学科教师素养大赛,我校语文老师取得了全区平均分第十名的优异成绩,教务处的分管领导也积极参加了学科素养比赛,成绩非常突出。
区命题大赛,我校的五六年级语文团队分别获得区一等奖、特等奖,六年级数学获得区一等奖。
语数英教研团队积极参加区里组织的一师一优课评选活动,参赛教师团队认真磨课,精心打造每一堂课,取得了区优课的成绩。
(四)益师反思--为教学诊断把脉。
我校积极引导教师做反思型教师,除了做好日常课堂教学的反思,我们还做实了每月教学工作小结,把日常巡课、推门课、教学常规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每月月底及时进行总结反馈,这样就确保了我们的教育教学秩序非常好。此外,我们抓住区抽测的契机,引导参加抽测的科目任课教师及教研团队做好学科质量分析,用数据说话,找准问题,靶向研究,努力再出发。为激发老师的工作热情,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带动学科整体发展,学校根据实际建立健全了表彰制度,加大表彰力度,对抽测成绩提高很大的班级,积极进行表彰奖励。12月份的区抽测,我们有2位老师所教班级成绩优秀,超过了区平均分。
(五)益师科研--以课题为引领,做科研型教师。
1.名师领航 素养提升。
我校充分发挥区名师培养人、区名班主任的引领辐射作用,名师工作室成员在名师、名班主任带领下从教研合作、解读新课标方面不断研磨,提升自我,在教学年会上,老师们从命题、出题、读书等方面通过讲座和论坛进行了全面的提升。本学期有15位老师参加语文、数学、心理培训,并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加强了对学科理论知识和新课标的理解和领悟。增强科研意识,提升科研水平。
2024年暑假期间,高敏副校长和崔风华主任赴青岛参加了青岛本真课堂研修班,并进行了两场经验分享,分别为《自主“hui”爱,培育新时代好家长》和《主动衔接架课程,缓解坡度引桥梁》,将我校家长课堂和衔接课程进行了分享,受到与会老师一致认可。
2.以课题为引领,做科研型教师。
我校以在研的区级以上课题为抓手,提升课题组的研究水平,同时做到科研成果的延展,带动整个学科的发展。我校现在研的课题:区级“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人工智能下的小学智慧课堂的构建》,《“泉引桥”工程引领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实践研究》,国家级级课题《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研究》,省级课题《基于“双减”政策下爱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11月我校谭金辉校长的著作《让老师成为教育家》成功出版,里面集结了友谊小学教师画像和谭校长对友谊教育的深刻感悟,即充满智慧又暗含校长对友谊教育的期许。
二、益师益友--学生行
(一)益友作业--助力学业发展。
在知识学习中,只有通过形成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闭环,才是真正的有效学习。我校把作业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突破口,引导各教研组探索作业的“最佳值”,鼓励“项目式学习作业”“自学作业”“ 长周期作业”“任务驱动式作业”等研究作业的类型,设计了双自主爱学课堂“双向闭环式”有效作业。作业分三个层次,涉及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有举一反三的变式练习,也要有综合应用的项目化作业。在布置时为了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将作业名字采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表情包的方式来呈现,也就是微笑作业,惊喜作业和得意作业。批改完成后在反馈时,教师回扣课时目标,从目标出发,针对学生薄弱点进行巩固提高,最后根据反馈后的学生情况进行综合反思,对照课时目标进行双向的修改,并有针对性的修改备课。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闭环,闭环中的每个元素都对应课时目标,也都可以回扣课时目标,因此是一个双向的闭环。
“双向闭环式”的微笑作业,惊喜作业、得意作业,每个假期的跨学科项目化作业,助力学生的学业发展。项目化特色作业展评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启迪思维,开拓视野。
(二)益友经典--古诗词小名士。
我带领语文教研团队自主编写了校本课程《雅韵共赏》,将晨读、路队、候课等零碎时间有效利用,引导学生积累古诗词。
本学期,我在五年级课堂开设“益友飞花令”校本课程,有的班级的飞花令擂主可以一次性的背诵相关主题的40余句古诗,极大激发了学生积累古诗词的热情。
(三 )益友阅读--点亮小桔灯。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大阅读量,我们制定了“益友点亮小桔灯”读书计划,教师每月推荐书目,导读课、交流课、阅读成果展示课,将益友阅读工程落实到位。以5.1班为例,全学年下来,全班共读深读了40余本书,为学生的大阅读、大语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益友诵读--做光亮挺拔的益友学子。
我带领教务处制定了“益友星辰”诵读计划,以课堂为阵地,引领学生敢发言,善表达,做光亮挺拔的益友学子,我们积极组织学校的“” 朗读比赛,积极参加各种比赛。12月份,在济南市第八届“童声书韵”比赛中,我们的集体诵读有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多个学生获得个人诵读一二等奖,硕果累累。
(五)益友劳动--最美劳动者。
学校的种植园,为学生们创建了良好的劳动场域,营造了浓厚的劳动氛围。劳动中,孩子们相互帮助,感受劳动的快乐,11月份的食育节“豆”你玩“芽”,登上了多个宣传平台,彰显了小劳动者的最美风采。
(六)益友风采--学科风采展。
我们根据学科特点,为学生搭建了学科学习展示平台:语文--益友少年,小溪流汇江海;数学--益友少年,强“计”行动 ;英语--益友少年“E”起来。帮助学生夯实了知识基础,提升了思维能力,近几年在区里组织的学科质量调研中,我校的成绩稳步提升。
10月份,区语委办组织的规范书写比赛中,我校获得了区优秀组织奖,5.1获得“优秀书写班级”奖,我们的学生张棹荣获得了历下区第二名的佳绩。
潜心笃志,晖光日新,友谊人将在历下教育这片沃土上,立足基础,找准发展目标,为学生全力以赴,用奋斗的画笔谱写学生美好的未来!
济南市友谊小学
2025.1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