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下区燕山小学2024年教学工作计划
字号:
大 中 小



以匠心致初心,以初心致未来
————燕山小学2024年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期学校教学工作紧紧围绕教体局提出的“夯实教育基点 深化品质提升 全力推动历下教育优质均衡再发展”的工作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抓实教学常规管理,完善管理机制,提升管理品质;加强教师教研队伍建设,深化培养机制,提升教研品质;以新课标理念的学习与实践为引领,深化“爱学课堂”研究,提升教学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新学期紧扣“提速提效”的工作要求和“巩固、提升、拓展”的工作思路,促进教育教学品质再提升。
本学期教学工作重点是突出一个中心,实现两个转变,促进三个提高,达到四个结合。
一个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两个转变——教育新理念的转变
教学行为的转变
三个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教师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研水平教研能力的提高
四个结合——教研与教学相结合
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教学质量与学生发展相结合
守正与创新相结合
一、夯实教学常规管理,促进管理品质提升
进一步抓实教学常规,落实严、真、细、实、快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提高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抓管理中的关键环节,抓实备课,抓活课堂,严格执行管理标准的量化、考核,规范各项教学常规行为,强化责任的落实与监督。严格落实集体备课、个人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等关键环节。
以实为本,优化内部管理,在管理上下功夫,检查上形成闭环。本学期教案作业采取量化制度,集中检查和抽查相结合,每周一次抽查,覆盖各学科各年级,检查必反馈,反馈必量化,扎实推进教育教学工作。
二、深化课程改革理念,促进高效教研品质
(一)雁阵课程助航高效课堂
学校在原有“燕行课程体系”基础上,进一步打造七大课程群,形成“课程雁阵”,研习课标,深耕教材,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活动老师们学习新课标,把握新课程,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助力教育教学。
(二)扎实开展教研活动,保证教研实效。
深化半天无课日教研活动。在上学年集体备课和教研组教研活动的基础上,针对教学中急需解决的教学重难点进行重点教研。评课摒弃只说优点的评课方式,形成人人畅所欲言的效果,从而激励每位老师养成主动深入思索的教研习惯。单周周二作为所有团队的教研日,每次教研做到四定。积极开展校本研究,营造学习交流、开放进取、活跃创新的良好氛围。 鼓励教师以研究的视角审视自己的教学,对教学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成就自己的学问,教出更优秀的学生。
(三)以教研组建设为重点,加强教科研整合。
备课组活动要求扎实推进高效的备课组教研活动,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定活动时间、定活动内容,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组织好开学初、期中、期末老师们的集体备课学习,切实加强老师们对于教材的深度理解,同时,组织好老师们对于新课标的学习,尤其是对于新课标的解读。增强老师们研读课标、把握教材的能力。
(四)以组织活动为载体,丰富教育科研内涵
积极参加历下区优秀教研团队的评选活动,增强教研团队凝聚力,打造优质教研团队。以科研促教研,借助科研提升学科活动层次,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率。
三、深化爱学课堂研究,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一)加强课堂研究,深化爱学课堂
学校进一步深化爱学课堂的研究,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课程导向,逐步完善“纵向看发展提升,横向看提升幅度”的教育教学整体规划。依据学校基础现状,着眼突破,推行“情智交融”课堂教学理念,实施精准分层教学,将爱学课堂落地生花,为高质课堂保驾护航。
加强课堂研究,提高质量。以课题为抓手、探究“新课堂”的有效教研路径,以教师的常态课、教研组的推荐课为依托,结合大单元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区教研部小学数学教研计划,做好区优秀课例展示活动的准备。
认真抓好课堂教学,并结合实际,在课堂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练为主线,练中点拨,练中讲,讲中练,讲练结合,及时反馈。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真正地掌握。促使老师们加强自我学习、不断实践反思,推动教研组共同探讨、共同进步,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发展。精细化管理上课流程,从“选题、备课、上课、议课、反思、总结”等环节,“变经验式教学为研究性教学、变灌输式教学为互动性教学、变孤立式教学为互补性教学。
(二)加强毕业班管理,提高出口质量
加强毕业年级教学管理。加强毕业班教学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落实毕业班管理的各项制度,开好毕业年级工作研讨会、学情分析会,提高毕业班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努力确保毕业成绩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落实作业管理,促进“双减”成效
作业管理落实“双减”,优化作业设计,“双减”背景下,对于教师的布置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以教研团队为基础,形成实践类、项目式的多元作业并且在校内进行展评、反馈。除此之外,结合区教研部小学计划做好命题专业培训、研题说题和团队命题的准备,切实提高命题能力。
(四)严格质量评价,提升教学水平
学业评价坚持单元质量分析,学期质量分析制度,建立健全教学质量数据库,由专人负责数据收集,对教学情况进行检测,用数据、图表、量化来客观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并对有需要帮扶的年级、班级、教师进行指导,群策群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分级抓实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一)重视全员阅读,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强化教师队伍管理,有优质的教师队伍,就能教出高质量的学生。提高教师队伍的学科把握能力和专业素养。重视教师阅读,提升专业素养广泛的阅读,拓宽教师的视野,提升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二)依托“青蓝工程”,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依托教体局青蓝结对双百行动,充分发挥“青蓝工程”的作用,以老带新,形成青蓝共育的良好局面,助推年轻教师成长。
安排好新老教师的帮扶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及青年教师的优势,使青年教师尽快脱颖而出。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将继续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通过师徒结对、听评课活动、基本功训练等方式,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我们将积极搭建平台,组织青年教师参与各级各类公开课展示或基本功竞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和展示机会。
(三)扩展交流平台,促进互学互助互提高
本学期,青年教师培养和教研活动结合起来,各教研组精心准备示范课,通过同课异构、年级研讨课等形式,做到人人上一节展示课,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组织好“名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通过名师讲座、名师指导、课题研究等形式带动全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五、推进“泉引桥”,促进衔接持续发展
依区教研部小学数学教研计划安排,结合学情、校情探究小初衔接方案,设置学科衔接课程,形成本学科的“一校一案”。
聚焦课堂,聚焦关键问题,进行课堂教学的改进,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自主高质量的发展,本学期任重而道远。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