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关于印发济南市历下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字号:
大 中 小



一、政策背景和意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是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历下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立足我区实际,不断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样板,全力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工作,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开展全区相关部门调研和典型案例调研、开展两轮征求意见、通过专家审查,按照专家意见、区政府办公室意见、及各单位意见修改完善,制定了该《实施方案》。
二、决策依据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依据生态环境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试行)》(环生态〔2019〕76号),针对申报条件及遴选要求,突出特色、补齐短板,创新探索“两山”转化的制度实践和行动实践。
三、出台目的
推进我区绿色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举全区之力,积极争创2022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四、重要举措
实施方案包含建设背景与意义、区域概况、“两山”实践探索成效与问题分析、“两山”实践探索典型案例、总体思路、重点任务等内容。建设背景与意义,主要阐述了“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背景与意义,凝练了历下区“两山”实践的初步探索成效。区域概况,主要包含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禀赋、经济疾驰发展、历史文化底蕴等方面进行。“两山”实践探索成效与问题分析,共分为“两山”实践探索进展与成效、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等2个方面;其中,从6个方面总结分析了历下区“两山”实践探索进展与成效。“两山”实践探索典型案例,共总结凝练了7个典型案例,进行了“两山”实践探索成效分析。总体思路主要包含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建设指标等4个方面。重点任务共包含6个方面,分别为加强自然生态空间管控、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绿色惠民利民富民、增值“两山”文化资本、探索长效保障机制等。
五、2025年目标
打造环境质量改善标杆区,保值增值自然资本。打造可持续发展先行区,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打造优美乐居宜业典范区,让绿色惠民利民富民。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增值“两山”文化资本。探索长效保障机制,推动“两山”持续转化。
六、保障措施
《实施方案》提出了6项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领导任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定期研究两山建设重要工作,进行决策部署。切实抓好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密切协作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监督考核。制订年度实施计划,明确各阶段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建立完善的常态化评估机制。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将“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发挥财政资源配置职能和引导作用,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吸收社会力量参与,拓展资金来源渠道,鼓励社会资金转向“两山”基地建设领域。四是建设人才队伍。坚持引、育并举,建立历下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专家智库,深入开展“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针对全区存在的生态问题、环保问题等,提出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充分利用环保人才优势守护绿水青山。五是发挥科技支撑。充分利用辖区雄厚的科技力量,探索建立生态环保科技研发平台,加强科技对环保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度。制定并完善相关利好政策,引导、吸引和鼓励多种主体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提升全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六是强化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大力弘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七.解读机构及联系方式
解读结构: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历下分局办公室
联系人:张艳波
联系方式:0531-88150202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