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历下区“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字号:
大 中 小



一、政策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五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目前我区水环境质量虽大幅改善,但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面源污染等深层次问题逐步凸显,水污染治理进入深水区。按照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市生态环境局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济南市“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全市15个区县“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
《济南市历下区“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深入分析当前历下区水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关键问题,预测“十四五”水生态环境面临的机遇挑战,结合国家、省、市级相关文件及精神要求,系统研究提出了具有可评估、可操作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体系,制定了水生态环境目标指标,提出来“十四五”期间历下区持续推进污染防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强化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加强区域联防联控等方面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根据国家、省、市关于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施意见和要求,高站位研究谋划提出了历下区“十四五”期间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工程项目计划。期间,多次邀请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领域专家交流咨询以及局外部门征求意见,近期由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政府发布。
二、决策依据
《规划》主要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按照《山东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的若干措施》《济南市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方案》等政策要求,衔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济南市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和内涝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济南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济南市“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济南市历下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方案,进行编制。
三、出台目的
《规划》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落实济南市关于水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全区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四、重要举措
《规划》围绕着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保护与修复、黑臭水体治理以及区域联防联控等六个重点方向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
一是持续推进污染防治。落实“三线一单”、排污口审批等环境管控要求,加大对工业企业水环境问题监督管理,确保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通过城区污水管道进行升级维护、雨污分流改造,加强对环境基础设施管理维护;开展汛前河湖水质超标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全面排查向雨水管道排放污水行为,强化城镇面源污染防治;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与规范化整治工作,强化对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工作,严格查处非法排污行为。
二是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强对现有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的监督管理工作,并按照规定设置相应的标志与保护措施,通过加强水源地的巡查、维护,全面排查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是否存在污染隐患,打击威胁饮用水水质安全的违法行为。
三是强化水资源保障。严格落实地下水管控措施,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通过实施节水行动,推进工业企业、园林绿化、用水行业等单位使用节水技术,降低水资源消耗,提高水资源节约水平。
四是推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开展重点水体水生态调查及水生态健康评价工作,通过实施多项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河道有水工程,逐步恢复景观生态服务功能,全面改善城区水生态环境,彰显泉城水环境特色。
五是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建立健全城市黑臭水体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及长效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并治理返黑返臭和新增黑臭水体,推进城市黑臭水体动态清零。
六是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在全市率先推行流域水环境预警,强化对全福河等重点河流及敏感水体风险防控,保障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五、创新举措
《规划》在贯彻落实国家、省级、市级系列上位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做深、做实、做细,充分体现了历下特色,一是注重各项指标的科学性、导向性,提出了5项常规性指标和2项亲民性指标;二是规划任务要求具体、落地,提出了6项具体工作任务,10项骨干工程项目。
六、解读机构及联系方式
咨询部门: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历下分局
咨询电话:0531-81852022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