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简体版 繁体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省、市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 > 内容详情

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政府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1510100号“关于建设精致老城打亮泉城旅游核心吸引区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07-05

代表提案者

张晓国

会议届次

济南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

建议提案标题

“关于建设精致老城打亮泉城旅游核心吸引区的建议”的提案

建议提案编号

1510100

承办单位

历下区政府办公室

办理方式

承办

答复时间

2022-07-05

办理类型

A

答复内容

张晓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建设精致老城打亮泉城旅游核心吸引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我区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建议。

历下区先后编制了《历下区旅游休闲产业规划》、《历下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力图整合历下区旅游要素,探索历下区旅游休闲产业发展模式及路径,打造历下区休闲旅游新名片。近年来,历下区逐步健全基础设施,增加城市的通达性和可进入性。多措并举打造全域旅游新业态,推动旅游强区建设。强化宣传推介力度,启动“四季历下”新媒体采风活动,围绕打造中央泉水区、明府城业态策划升级、打造区域内重点商圈,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大力宣传推介历下特色旅游资源;强化旅游市场秩序管理,加大整治和监督力度,积极发挥旅游啄木鸟监督作用,创新“行政监管+社会监督+媒体监督+行业自励+游客自觉”的五位一体模式,打造济南旅游行业的“健康卫士”。充分发挥济南三大名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优势,结合明府城及周边业态的不断完善,将历下区打造成为济南市旅游发展、城市发展的大客厅。

我们大力挖掘古城文旅资源,积极申报百花洲山东省非遗旅游基地,打造百花洲中医药非遗文化苑,通过芙蓉街等老旧街区改造,实现景区商圈串联,培育打造非遗游、古城游、文化游、研学游四大类旅游产品,逐步形成泉城休闲慢生活体验区。重点发力夜间经济。鼓励重点景区景点、场馆在夜间开放,创新开发“夜游”产品,在泉城路、宽厚里等街区探索推出“夜娱、夜演”体验项目,开展“夜购、夜食”消费活动。

立足历下资源,发挥地域特色,全面叫响“泉韵文旅 大美历下”文旅品牌。打造历下文化IP,围绕“泉韵文旅 大美历下”,持续举办消夏晚会、文博会、非遗博览会、非遗展演展示季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举办“泉”民电竞嘉年华,围绕赛事活动,邀请主流媒体、网络大咖走进历下直播踩线,用跨平台全互动体验式方式,多角度展示全区民俗文化和旅游资源,扩大赛事品牌影响力。举办泉水美食节活动。围绕美食创作推介,策划推出“最美民宿”“最美打卡地”“最美非遗”系列评选,推广宣传济南古城建筑、特色美食记忆、泉水文化等文化瑰宝。评选一批“最美历下推荐官”,引导旅游企业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达人种草、直播带货等活动。举办非遗研学、艺术研学、展览展示等非遗和手工艺体验活动。打造“探访古城 行走课堂”研学活动品牌,举办广场舞大赛、红色经典合唱大赛、经典诵读等赛事活动,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全省比赛。

古城片区是济南市文旅资源集聚的核心区域,芙蓉泉、腾蛟泉、濯缨泉等80余处泉水水系串流分布在小巷民居之内,形成了“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泉城特色风貌;陈冕状元府、题壁堂、府城隍庙、寿康楼、府学文庙等44处市级以上文保建筑星罗棋布;济南诗派、曲山艺海、曲水流觞等历史人文活动均汇聚于此,发展精品旅游业具有优越的资源禀赋和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历下区依托历史街巷、泉道水系,将街区与周边文保建筑、文化遗存、风景名胜串珠成链,实现空间互通、人流互动,努力在更大范围推动旅游休闲资源高效整合。为促进街区文旅产业发展,街区从丰富游客旅游体验入手,着力提高商贸服务水平,提升消费能级,一系列文化内涵丰富、地域特色鲜明的文旅业态集聚发展,逐步形成了“吃特色美食、住泉水民宿、游古巷名泉、购非遗文创、赏柳色荷香”的特色旅游休闲品牌。区积极承办国家级和省级重大活动,世界摄影大会、第五届和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2020年山东省旅发大会、2021年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等活动的举办展示了街区良好的对外形象。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连续多年对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报道专访,《经济半小时》《坐着高铁看中国》等栏目等均对百花洲进行了详细报道。2021年11月和2022年1月,古城特色文化街区、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分别被国家文旅部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和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济南古城城市更新项目将于年内启动项目建设。涉及文保建筑修缮、泉道打通、传统院落打造、历史街区风貌恢复、文化遗产挖掘及活化利用、基础设施改造等工作,将极大地改善片区城市面貌。联合各职能部门,逐步破解文保建筑活化利用难题,通过建设私人博物馆、加大科技手段应用、提升游客参与度等手段,增强文保建筑的文化承载力,促进“文旅商”的协同发展。

以泉城路为夜经济主轴,串联古城街巷,深化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强化规划引领,加大泉城路商业设施改造力度,今年将对现有泉城路喷泉进行改造,设计泉文化主题喷泉,进行城市家居小品建设,启动泉城路电力设施改造工程,进一步动员各运营团队对现有夜经济设施进行提升改造,着力破解商业载体闲置难题,探索立体停车场建设;同时,将尽早启动寿康楼、西城墙、鞭指巷等出入口的整治工作和成熟泉道的打通,活化古城文旅资源。此外,还将加大业态调整力度,提升片区商业品质,推动片区夜间文旅经济协调发展。

历下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构建“一轴、三区、多园”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古城片区作为其中的重中之重,将结合历下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把推动精品旅游发展作为重点工作,以古城特色旅游资源搭建平台,吸引知名文化和旅游单位打造以古城文化、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文旅消费产品,突出非遗传承,带动文化产业链发展。继续积极承办中国非遗博览会等大型展会活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片区线上线下宣传推广,增加传统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吸引力,不断增强旅游业对片区经济带动作

大明湖街道辖区作为济南休闲旅游老城区,近年来一直不断完善服务设施及标识系统,重点打造地区双语标识项目,先后借鉴了先进城市的设计理念,规范了双语标识、完善配置社区双语翻译、双语介绍名片、双语服务地图等功能。“地区信息服务双语导引牌”的辖区遍布实现了以地图设立点为圆心步行15分钟路程为半径,交通指引、地标介绍、便民服务等设施信息一应俱全的“15分钟生活圈”。

街道还联合民政社工搭建老城文化传承平台,发展老济南志愿者,培育孵化了“老济南记忆馆”,开辟多条济南老城导赏路线,让中外游客了解老济南文化的同时,增加了深度体验感。先后举办“老城薪火,红色珍遗”、“明湖实践新文明,魅力非遗新体验”、“别样端午节,相约宽厚志”等文化活动,截至目前发展志愿者人数已有100余名,为游客讲好济南故事的同时也传承了千年济南府的深厚文化底蕴。后疫情时代,我们也坚定的文化自信,成为商圈发展和民心安稳的原动力。大明湖街道也紧紧围绕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促消费、稳增长、惠民生、办文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泉城路街道作为全市“中优”战略主战场,按照市党代会“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塑强综合承载能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的要求,坚持业态迭代,注重内涵提升,把保障济南古城(明府城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作为街道工作的重头戏,全力以赴做好房屋征收。前期街道已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街道集中优势力量确保最短时间、最高效率完成9万平米、1492户的房屋征收任务。按照既修复“过往”,又谋划未来的原则,对房屋进行分类梳理,做好留改拆文章,增强发展后劲,推动转型升级。统筹推进水、电、气、暖、污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短板,解决“顽疾”,推动老城旧貌换新颜。同时,探索建立城市更新工作机制、实施模式、政策措施等,形成“古城经验”。

配合“泉·城文化景观”申遗,落实各级保护规划,打通泉道、传承文脉,打造一批体现泉城自然风貌、文化特色和历史传承的高品质样板项目。续无形,规划古今交融、现代时尚、韵味独特的天下泉城标志区,争创国家级步行商业街,打造最优夜间经济集聚区,让古城活起来、火起来,融入当代生活,成为品读济南历史、感悟名士风采、体验泉水文化的驻足之地。

感谢您对历下区建设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政府

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