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区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字号:
大 中 小



2024年全区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全区司法行政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全面担当以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助力全市全力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全面实施“七大提升行动”,实现全面依法治区、依法行政、法治化营商环境、公共法律服务、普法与依法治理、平安司法建设再上新台阶,着力锻造政治信念坚定、纪律作风优良、能力素质过硬的司法行政队伍,加快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进国际化一流中心城区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强化党的政治建设,坚定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
1.加强政治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理想信念教育、政治机关意识教育,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出台《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全区司法行政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措施》,引领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调整完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化领导班子成员包挂联系司法所制度,树立大抓基层、狠抓落实的导向。做好“三化”建设评估验收和宣传报道工作。(责任科室:办公室、区委依法治区办秘书科、行政复议应诉科、普法与依法治理科、律师工作科、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行政执法督查科、社区矫正工作科、各司法所、区法律援助中心、历下公证处)
2.强化党建引领。出台《2024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任务安排》,清单化推动管党治党责任落实。深化“模范机关”建设,大力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压实机关党建责任链条。持续强化“三强化·三促进”党建品牌作用,推进“一支部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建设。深化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坚持和加强党对律师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主题活动,持续推动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有效覆盖。(责任科室:办公室、区委依法治区办秘书科、行政复议应诉科、普法与依法治理科、律师工作科、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行政执法督查科、社区矫正工作科、各司法所、区法律援助中心、历下公证处)
二、实施“统抓法治建设”提升行动,助力全市示范创建
3.深化示范创建。严格落实全市2024年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要点,深入落实“六大推进体系”“35+N”创建工作机制,对标中央创建指标,逐项优化提升,高标准组织迎评材料。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专项督察。培树部门、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先进典型。推动召开全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迎评工作会议,做好迎接中央依法治国办实地评估、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加强创建宣传和社会面动员,开展“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在行动”“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宣传‘十进行动’”等专项宣传活动,营造浓厚创建氛围。(责任科室:区委依法治区办秘书科,相关单位科室)
4.持续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举办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辅导报告会。推动健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机制,出台区司法局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施意见》。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历下律师宣讲团”开展宣讲。(责任科室:区委依法治区办秘书科、普法与依法治理科)
5.统筹协调全面依法治区重点任务落实。推动出台《济南市历下区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纲要(2023—2027年)>任务清单》。召开十三届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区委依法治区办暨部署法治济南建设示范创建工作会议,持续组织单位参与“法治济南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组织部分街道、区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开展述法工作,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组织推荐参评第四届“济南市十大法治人物”“2023年度济南市法治为民实事”活动。(责任科室:区委依法治区办秘书科)
6.强化法治督察权威。制定《济南市历下区落实市委依法治市办<重大法治事件督察工作办法>实施细则》,完善重大法治事件督察工作程序,开展常态化法治督察。加强法治督察协作,健全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机制,探索建立法治督察与人大监督贯通协调机制。高质量完成市法治建设考核任务,建立法治建设相关指标通报制度,抓好对街道、区直部门的法治建设考核。(责任科室:区委依法治区办秘书科)
三、实施“依法行政效能”提升行动,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7.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核工作。贯彻落实《山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办法》,提高工作人员合法性审核能力。编制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发流程图,推进合法性审核规范化建设。(责任科室:区委依法治区办秘书科)
8.提升政府法律事务合法性审查质效。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1+8+1”制度体系,编制区政府 2024 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提升重大行政决策、政府合同、涉法事务合法性审查工作质效。强化对街道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的指导,培育街道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先进典型,促进法律顾问作用更好发挥。(责任科室:区委依法治区办秘书科)
9.持续提高行政执法监督效能。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用好全市行政执法办案监督平台,落实《山东省提升行政执法质量若干措施》,开展行政执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专项监督和个案监督,常态化开展案卷评查,实现重点执法领域执法案卷评查全覆盖。强化行政执法人员日常管理,组织参评行政执法标兵选树活动。全面推开涉企执法阳光监督改革,解决涉企执法检查事项多、频次高等问题。(责任科室:行政执法监督科)
10.全面落实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完善案件受理、审查、流转、监督等配套制度建设,更新行政复议调解和解、复议决定网上公开、复议决定履行监督制度。加强区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建设,做好部分公安类行政复议案件管辖权承接工作。(责任科室:行政复议应诉科)
11.提高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水平。选聘复议监督员,做好复议应诉案件跟踪回访,加强行政应诉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行政诉讼案件全流程督促提醒机制、败诉预警机制,推动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常态化。深化“1+3+5”行政争议化解工作模式,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责任科室:行政复议应诉科)
四、实施“法治赋能发展”提升行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12.法治护航“项目深化年”。深化“无证明城市”建设,出台全区区直部门证明事项实施清单,严把证明事项源头关口,实现清单之外无证明。落实市司法局法治护航重大项目五大行动十二条措施要求,进一步细化为15项措施。对涉重大项目政府协议与涉法事务开通合法性审查“绿色通道”,实行快审快办。开展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全面推行涉企柔性执法。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涉企行政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100%。成立“善成”法律服务团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项目深化年”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宣传月、“法治进企业”等主题宣传活动。(责任科室:区委依法治区办秘书科、行政复议应诉科、执法监督科、律师工作处、普法与依法治理科、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
五、实施”公共法律服务“提升行动,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
13.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完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智能精准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力服务好中央法务区建设。聚焦“打造山东最优、全国前列、面向世界的一流法律服务高地”总体目标,为律师行业量身定制,制定出台头部律所和涉外律所入驻落户、招才引智、子女入学等环节的招引优惠政策,赴北京、上海等地开展“上门”招商,向国际、国内TOP30律师事务所积极推介,吸引高端法律人才入驻济南。推进“带押过户”平台建设,探索开展公证参与二手房“带押过户”业务。(责任科室:律师工作科、历下公证处)
14.提高涉外法律服务能力。支持律师事务所“走出去、引进来”,鼓励律师事务所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办事机构),吸引国(境)外知名律师事务所在我区设立代表机构。加快培育高端涉外法治人才。打造历下商事调解品牌。(责任科室:律师工作科)
15.促进法律服务行业规范发展。规范开展年度考核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完善基层法律服务“两结合”管理模式,加强律师执业行政监管,坚持对违法违规执业行为零容忍。开展公证行业“规范化建设提升行动”。协助市局开展人民监督员考核工作,提升人民监督员整体履职能力。做好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责任科室:律师工作科、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历下公证处)
16.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积极开展“法律援助+调解”工作模式,构建源头预防、多元化解格局。开展“法律援助质量提升年”活动,全面压实案件质量监管责任,健全案件旁听、回访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机制,强力提升全区法律援助服务质效。深入贯彻《济南市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实施办法》,持续开展“法律拥军”活动,建立退役军人法律援助衔接机制。持续开展“温暖法援 法润历下”“法援惠民生”等志愿活动,不断扩大志愿法援覆盖面。(责任科室:区法律援助中心)
六、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17.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制定重点单位普法工作清单,年度梳理普法需求600余项,创新推出“法润历下·典亮生活”、社区“点单式”普法等活动,将宣传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做好“法润历下”普法品牌。探索开展“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建立“数据公开、清单管理、履职评议”普法履职机制。加强重点人群学法用法,推动建立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激励机制,制定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认真落实中小学法治副校长管理制度。在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的基础上,依托历下丰富的绿地、公园,持续打造有影响力的法治阵地。(责任科室:普法与依法治理科)
18.深化基层依法治理。加快法治社区建设,持续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全力争创“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区”,深入开展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企业)、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深入实施法治带头人和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开展“1名社区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创新开展“普法的风吹到了集市”“来都来了 学学法再走”“今日·普法不打烊”等多个普法“小摊”,积极推荐普法“小商品”,分享法律小故事,发放普法“小赠品”。(责任科室:普法与依法治理科)
七、实施“筑牢安全底线”提升行动,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19.持续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健全“1+4”大安全工作体系,开展安全工作“提质增效年”行动。加强重点人员教育管控,扎实做好全国两会等重要节点安保维稳工作。加快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严格落实《信访工作条例》,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渠道,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包案制度,推动律师参与接待、解答、调解群众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多渠道化解信访矛盾纠纷。加强国防动员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责任科室:办公室、行政复议应诉科、普法与依法治理科、律师工作科、社区矫正工作科)
20.规范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严格落实社区矫正安全机制,健全应急预案,抓好监管安全、执法安全和场所安全。开展“逐光车 向阳行”社区矫正业务深化年活动,深化社区矫正品牌优质化、本土化建设,全面推行“1313”队建制等片区化工作机制,推进“智慧矫正中心”达标创建。深化社区矫正“四方联动”经验,联合相关部门加快推进警示教育、公益活动等基地建设。试点社区矫正“信用+矫正”体系建设,加强和规范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工作。(责任科室:社区矫正工作科)
21.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和安置帮教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访源、警源、诉源“三源”治理,持续推动诉调、警调、访调、检调对接,在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派出所普遍设立人民调解组织,建立“信访事项调委会”。推进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实施人民调解组织名册管理制度,深入推进调解员等级评定和分类培训,建立健全调解专家库。指导各街道、各司法所全面加强刑满释放人员衔接管理、过渡安置、就业服务和教育帮扶各项工作。(责任科室:社区矫正工作科、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
八、实施“队伍素质能力”提升行动,锻造过硬司法行政铁军
22.强化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各方面工作联动联通,完善工作运转机制,提升机关工作效率和运行质量。规范岗位职责体系和职责任务清单,持续优化司法行政职能配置。加强和改进督查督办工作机制,强化任务执行落实。(责任科室:办公室、区委依法治区办秘书科、行政复议应诉科、普法与依法治理科、律师工作科、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行政执法督查科、社区矫正工作科、各司法所、区法律援助中心、历下公证处)
23.强化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选、育、用”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制定我区司法行政队伍教育培训规划,鼓励激励青年干部参加法考,开展专业技能大比武。积极开展优秀调解员、公证员、律师、普法人、司法所长等“品牌人物”培育工程。健全完善《关于推进全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意见》,以“枫桥式”司法所创建为抓手,立足辖区实际,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枫桥式”工作法,打造全国知名司法所,全面推进新时代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责任科室:办公室、普法与依法治理科、律师工作科、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各司法所、历下公证处)
24.强化作风改进。以“三强化·三促进”党建品牌为切入点,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和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切实抓牢“两大重点”,深入践行“六讲六做”,学习宣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展集中性纪律教育,组织“珍惜机关身份,维护机关形象”大讨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深挖司法行政系统廉洁文化资源,着力提升全区司法行政队伍形象。(责任科室:办公室)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