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东路街道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暨下半年工作计划
字号:
大 中 小



文化东路街道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暨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文化东路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区“工作创新年”工作动员大会暨重点项目建设突破年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一轴三区多园”城市发展新格局,高效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尽心竭力增进民生福祉,全力促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半年工作任务。现将2023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2023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经济发展方面。上半年,完成区级税收4.08亿元,增幅43.2%,提前完成过半任务,目标任务全区第三,增幅全区第二;完成全社会商品销售社零额预估6.76亿元,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额9.2亿,固定资产投资3.25亿万元;招商过亿企业5家,注册资金5亿元;东西部协作完成消费任务71.77万元,现金捐赠20.5万元,物资捐赠50万元;2人被评为2023年度济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在全市161个街镇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大排名中,我办名列全市第7名。
(二)创城创卫方面。圆满完成2022年度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整修破损路面30余处约370余平方米,小区楼体外墙及单元内墙粉刷、抹灰1200余平方米,配置灭火器219个,为居民楼院清运垃圾85车,以捆扎、入地等方式整治线缆9000余米。在正在进行的卫生城市复审工作中,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120处,制作宣传横幅80余条,开展集中整治活动60次,重点清除卫生死角600余处,清除垃圾约45吨,发现隐患130处,通过跟进检查督促整改,已全部完成整改。
(三)城市管理方面。核查中央环保督察案件8件、省环境督办扬尘问题1件,监管检查辖区餐饮企业178家,网格化固定污染源巡查108人次,在建工地扬尘治理巡查监管78人次,日常机动巡查2600余人次。扎实推进201个小区楼院、总面积58.98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惠及居民8043余户,截至目前,正在有序推进。
(四)物业管理方面。结合辖区实际,创新工作模式,将原来较为分散的老旧小区重新划分为14个物业服务区域,选聘4家物业公司(瑞尔、绿城、康都、诚信行),阶段性完成了老旧小区专业化物业全覆盖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22个小区、2426户、15.89万平米的老旧小区业主和物业公司的签约和正式入驻以及20个小区业委会组建工作。
(五)民生保障方面。为78名精神残疾人办理服药补贴6.96万元;为6名精神残疾人办理住院补贴3.6万元,为35名0-17岁残疾儿童申请康复训练补贴71.6万元。助餐服务老年人3万余人次,发放助餐补助7万余元,为居家养老困难老人发放就餐补贴卡3600元。新增城镇就业1204人次,失业转就业406人次,办理失业登记288人次。
(六)安全生产方面,扎实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安全,设立文明劝导服务点6个,出动巡逻巡查200余人次,对来往群众开展禁火检查500余次,做到防范在早、化解在小,真正管住人管住火。认真抓好燃气安全检查工作,聚焦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累计对辖区内各加油站和瓶装液化气单位进行燃气安全检查192次,发现燃气合同、橡胶软管、燃气报警器等方面问题共25个,目前全部整改完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半年,在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经济上,高质量发展后劲不足,项目储备少,产业尚未形成集聚优势,税收增长遇到瓶颈;受疫情影响,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指标下滑明显,这些都是当前制约我们街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社会治理上,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推进力度远远不够,覆盖面和服务能力均有待进一步提升。民生服务保障上,社区服务阵地建设不均衡,部分社区办公服务场所还不达标,服务功能不完善。只有对当前的形势和自身存在的问题有清醒地认识,切实提高站位,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变压力为动力,才能主动扛起创新突破、项目攻坚的大旗。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文化东路街道将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以及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年初确定的街道二十七项重点工作,切实抓好抓实各项工作任务,强化责任担当,奋起直追、创新超越!
(一)坚持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一是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大力实施示范引领工程,每个社区党组织至少打造1个“五星级党支部”,择优选择1-2个工作规范、机制完善、成效明显的先进党支部进行重点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叫得响、能推广的精品党建品牌。二是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完成和平路39号社区服务共同体打造。构建集山6创意园区、明湖国际信创产业园区、中环广场楼宇商圈、丽山美育谷、丽山智育谷为一体的党建引领、立体共建、互促共融楼宇园区党建枢纽体系,推动“七进双服务”党建工作法落地见效,助推辖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全面完善15处“泉新泉驿”兜底式功能服务站点,打造山师东路外卖小哥服务一条街,做实做细新就业群体服务工作。三是坚持不懈抓好网格化治理。继续做实并推广网格微商量“四议”工作法,加大网格经费保障力度,让网格有钱办事,着力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微改造、微提升问题。加大网格员培训力度,优化奖惩制度,激发网格员队伍干事创业的活力。四是大力推进“红领物业”破题攻坚。积极探索建立与老旧小区居民需求相适应的物业管理机制,全面提升老旧小区的管理服务水平,争取为辖区老旧小区引入党建强、服务优、信誉高的专业化物业服务企业。五是持续推进社会心理服务建设。用好街道“舒心园”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矛调中心,探索“嵌入式”心理服务模式,全面推进15个社区心理服务站建设,借助山师大、市区心理卫生协会等辖区资源,面向重点群体,定制开展心理干预、纾困帮扶。
(二)坚持项目引领,打造发展新优势。一是积极推动5个重点项目落实落地。全力保障省中医(千佛山院区)12万㎡的疫病防治基地项目、省中医(千佛山院区)东北角立体停车场(BOT)项目和历下医院6万㎡综合病房楼项目顺利开工建设。主动对接山东建筑大学老校区、轻骑厂地块项目,争取尽快进入程序。二是全力保障3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非住宅省水文局签约工作,配合区征收服务中心妥善处理水利厅项目剩余遗留问题。完成山师东路18号千医集体宿舍剩余未拆迁9户清零工作。全力保障水利厅宿舍A地块改造项目、山师东路18号项目以及轨道交通4号线项目建设施工。三是狠抓5个项目双招双引。依托明湖国际信创产业园、山6创意园等重点园区,围绕省文旅集团、华胜天成等龙头企业构建招商图谱,推动适合城市工业发展路线的勒里凯尔智能消防烟感项目,渤海银行私人银行中心+营业部项目,以及煎饼控股集团北方基地项目、山东手造投资、山东旅游等落户发展,构筑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坚持服务为民,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一是补强服务阵地短板。完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功能,探索“志愿服务+养老”“物业服务+养老”以及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着力破解高龄、孤寡空巢、独居、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和长期照护难题。改造提升清华园、建达南北苑3个社区办公服务场所,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二是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突出问题导向,紧盯高层建筑、老旧小区、学校医院、“九小场所”等高危领域,狠抓危化领域、森林防火、燃气、汛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完成万豪应急联防站建设,加快推进家庭联网型烟感报警安装工作。三是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盯紧盯实辖区58.99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雨污分流以及一户一表改造工程。着力实施山师东路、山大路(和平路至经十路段)等街区改造升级项目,完成辖区垃圾分类“撤桶并点”全覆盖,有效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全力做好创卫复审工作,抓好背街小巷、商业聚集区等重点区域的积存垃圾和卫生死角,店外经营、乱停乱放、乱贴乱画等影响市容市貌的违规现象以及各重点部位“九小场所”的治理。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