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强调其在构筑主流价值观和国家精神以及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战略意义。区文旅局一直勇担重任致力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好、发扬好。
一、认真做好非遗资源的挖掘整理
一是积极筹备组织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评审工作,在此过程中密切联系非遗传承人,整合非遗资源、摸清分布状况和保护现状,分级、分类建立档案,妥善保存相关实物资料。二是梳理相关材料组织人员编纂《历下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图录》利用图文形式记录代表人员、代表作品、传承技艺、演绎方式等为历下非遗保护、传承、利用、发展奠定资料基础。三是创新非遗保护宣传形式,非遗保护中心持续利用微信、微视频等融媒体介绍非遗相关活动,利用多样方式介绍非遗方面知识,扩大受众面,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二、积极培育新媒体力量
一是打造非遗云技艺,充分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将赵氏中药竹罐、传统养生香制作、八卦太极拳等一批非遗产品进行“云上”展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历下非遗,期间通过历下文旅局微信等媒体平台展示非遗作品100余项,观看近万人次。
二是加快新兴网络直播园区建设,培育网络新媒体、直播MCN机构,打造了山东nini、明湖雨荷等具有城市特色的文化IP,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超10亿次。三是大力支持在线旅游、媒体直播、沉浸式体验等数字文旅企业发展。推动了“泉城夜宴”、XR中华数字流动博物馆等一批数字文旅项目落地。
三、加快“非遗+文旅”融合创新
一是依托解放阁、五三纪念园等革命遗址遗迹开展红色旅游。围绕国家文旅部挂牌的全国唯一城市中心区传统工艺工作站—百花洲为中心开展非遗旅游,入选“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二是以历山剧院、百花剧院、明湖居为龙头发展旅游演艺,组织千佛山庙会、趵突泉花灯节等民俗节庆活动发展节庆旅游,依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等发展会展旅游。三是创意性开发雪糕、手工皂、胸针、书签等非遗文创产品,并在天下第一泉景区设置文创中心,在泉城广场银座购物中心开设城市文创生活馆,开展文创旅游。
下一步历下区文旅局将结合各方力量继续拓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渠道,利用更多新兴方式多角度多方面展示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内核。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