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下区文化和旅游局关于2025年度历下区十届政协四次会议提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字号:
大 中 小
历下区文化和旅游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相关规定和要求,积极扎实开展区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本着对委员们高度负责的精神,不断探索办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提高办理质量,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现将办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案承办情况
2025年,历下区文化和旅游局共收到区政协提案6件,截至2025年9月全部办结,各委员均回复满意。
二、提案采纳情况
在办理过程中,历下区文化和旅游局严格按照“先沟通后办理”“先沟通后答复”的要求,通过各种方式,认真听取各委员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切实做到办前联系、办中协商、办后回访,确保“事事沟通”“件件落实”。
区政协委员们所提的提案大多反映基层工作情况,区域性、典型性强。针对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提升我区文化软实力、关于加快公共文化项目建设,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提案,我局在办理前全面把握提案提出的背景、委员们的意图,统筹考虑,将委员们提出的提案进行集中研讨,积极采纳委员们的建议。合理答复,及时反馈,克服“闭门造车、文来文往”的现象,力求通过办理一件建议,解决一批类似问题,推动一个方面工作。
三、出台措施及解决的问题
针对委员们提出的关于“关于进一步提升名人故旧居开发、 宣传的建议”的提案,作为济南的老城区,历下区文旅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厚重,泉水文化、名士文化、书画文化、建筑文化、楹联文化、园林文化、非遗文化等交相辉映、灿若星河。目前,历下区依托“一河一湖三泉四园”等资源优势,深挖李清照、辛弃疾、曾巩、张养浩等名人故事,收集、整理、阐发济南诗词的独特文化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打造了“泉城文化游”新名片。特别是去年“五一”期间在大明湖、趵突泉、超然楼等景区景点开展的“诗城词都游园会”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诗词爱好者齐聚济南,共享文化盛宴。发掘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曲水亭街、后宰门街、西更道街、王府池子街等老街巷文化,整合济南古城、泉城路、大明湖等革命旧址资源,打造山东手造体验馆、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汉字记忆空间、赵树堂中医馆、民俗博物馆、雨荷居、百花洲剧场等景点场所,调动媒体、旅行社等资源进行广泛推介,讲好济南名士、济南名泉、济南名建筑故事,形成了非遗游、古城游、文化游、研学游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
围绕文旅发展新业态,区文旅局积极探索“非遗+”模式,组织历下非遗项目参加“明湖市集”“天下第一泉庙会市集”、百花洲年货大集、山东手造新春市集、千佛山新春游园会大集,有效拓展了非遗项目的展示场景。趵突泉新春花灯会作为历下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成为泉城非遗年期间的“流量明星”,非遗与整个景区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多场景交互,从区域、规模、品质、科技和文化的挖掘呈现等五大维度对灯会进行全新升级,形成整个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的大规模联动,科技感十足,现代时尚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千佛山景区打造“公园+山会”模式,依托“八节八会”打造国潮体验场景,丰富非遗产品供给,开展沉浸式体验活动,开发精品游览线路,引入鲁绣、山根雕等非遗项目,年接待游客超600万人次,经营收入7000余万元,并于2025年入选山东省“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创新实践项目名单,实现非遗传承、文旅融合与经济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
四、经验做法
一是实施工作责任制度。区文旅局采取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工负责的处理办法,逐级落实责任制度。
二是办理制度清晰。依据“统一受理、分类办结、限时反馈、跟踪回访”的工作规范,组织专门小组严格遵循规则与流程,同委员进行见面交流、征询意见、状况反馈等,保证办理工作的每个步骤都能严谨细致、规范有序。
三是强化组织引领。分管领导亲自询问,领导班子上前指挥,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推进手段,确保办理工作举措扎实,答复意见内容充实,汇报情况根据确凿,整改措施督促到位。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