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下区燕山街道2022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字号:
大 中 小



历下区燕山街道2022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燕山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着力做好党建引领、经济发展、安全稳定、社区治理、城市管理、民生改善六篇文章,不断促进街道各项事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一、2022年工作情况
(一)深化理论武装,思想政治建设水平提升新台阶。一是抓实意识形态工作。制定《燕山街道党工委2022年意识形态专题学习计划》,下发《燕山街道涉意识形态舆情会商研判和应对处置工作机制》,编印3期《燕山街道意识形态工作资料汇编》,开展10次意识形态集中学习。紧跟网络舆情热点,召开8次意识形态工作专题研判会,着力提升舆情信息收集、舆情风险预见、舆情信息分析研判以及舆情事件及时处置能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宣传进社区、进小区、进学校,持续加强涉意识形态舆情处置引导,有效化解不稳定因素。二是抓实中心组学习。制定《燕山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2年理论学习安排意见》,结合13个专题,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及时将《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以及《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等四部系统记述习近平同志地方工作经历的图书纳入学习计划。严密组织讨论交流和心得体会分享,严格签到、考勤制度,及时组织补学,确保内容、时间、质量、效果落实,提高了班子整体理论素养。三是抓实教育培训。组织城市社区党员集中培训,聚焦省市区党代会精神,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引导党员自觉主动学,全面进行“思想充电”。组织开展“学习陈叶翠精神,争做新时代‘出彩型’社区党组织书记”主题活动,针对问题抓整改、对标榜样促提升、强化措施赶帮超。推动街道党校分校规范化建设,高标准建设教学场地及4处实践教学点,积极邀请辖区单位专家教授、业务骨干等建立30余人的教学师资库,推动街道区域化党员教育培训规范开展。组织“励新党课”宣讲活动,街道领导干部、党组织书记、党代表等讲党课80余次,覆盖党员1600余人次。七一当天组织各级党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引导各基层党组织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各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持续增强,带动辖区党员发挥榜样作用,积极主动作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坚持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开创新格局。一是持续打造“红领物业”。大力开展党组织扩覆盖,实现辖区39家物业企业组织覆盖90%,工作覆盖100%。优化“红管先锋”服务模式,实施物业、网格“一体联动”,持续推进社区党委、物业公司和网格支部之间的三向进入、交叉任职。开展“有事莫着急,网格内来商量”主题活动,确保了问题快速发现、快速处理,解决群众管道维修等问题400余个,群众满意率极大提升。二是深化网格治理。 深化“网格党支部+”工作理念,发挥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完善问题公示、研究措施、公开承诺、联动解决、销号管理、成效回访“六步走”和“543210”“民呼我应”快速响应机制,指导开展网格协商议事60余次,处理邻里纠纷、飞线充电等问题500余件,实现网格内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三是打造新就业行业党建品牌。树立“党建辐射、问题牵引、服务先行、扩大覆盖、双向反馈”的工作理念和深入开展走访调研、问卷调查、集中座谈,了解新就业群体行业分布、个人需求、人员层次,在此基础上,谋划打造思路和建设方案。目前已经明确“一个中心两张网”的打造思路以及赛博广场“红燕nest”新就业群体党群驿站、辖区不少于200个服务站的建设方案。
(三)狠抓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一是创新服务理念。树立“行动为先、关注细节、真情服务”的理念,坚持主动超前服务、全程协调帮办,以专业的素养、周到的服务赢得企业的信任,营造出“亲商、安商、稳商”的良好环境。截至目前,新引进华星(山东)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山东高速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等注册过亿元企业10家。完成全年任务指标的166.67%。引进市外投资额合计约24.11亿元,完成全年任务指标482.2%。实现外资到账2596万美元,完成全年指标任务的259.6%。 二是经济发展逐步复苏。区级财政收入完成5.01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91.3%,同比增长40.7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8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82%。贸易业完成销售额68.27亿元,同比增长39.4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48亿元,同比增长41.14%。以科技创新为引导,深挖辖区科技型企业,其中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20亿元。
(四)聚焦品质提升,辖区环境呈现新面貌。一是加强监督体系建设。以落实“门前五包”、“路长制”工作为基础,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布网模式”和联动机制,建设街道层面的城市管理监督体系。严格落实“路长制”,加强“网格吹哨、部门报道”的“条块联动”,促进城市管理水平提升。规范辖区企事业单位、物业公司的城市管理负面清单,划定行为红线,明确管理职责和单位主体职责,进一步细化管理层次,剖析管理纵深。二是有序推进垃圾分类。以争创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十百千”模范街道为目标,践行“党建引领、政府推进、全面参与、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分类推进格局,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以争创生活垃圾分类模范街道为目标,大力营建分类设施,耗资60万元进一步完善解放路、经十路沿线分类设施,聘用25位督桶员保持燕子山小区东区、西区等重点部位以及无物业管理区域的分类效能,引导辖区41余家物业管理企业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指导物业督桶员做好“桶前一米”分类管理。三是推进硬件设施建设。启动实施东源片区老旧小区整治提升改造,完成燕子山路47号、燕子山小区东区1、2号、燕子山小区西区等院落的杆线治理任务,剪除空架线缆5万余米,捆扎美化1500余米,辖区小区居民生活空间得到进一步净化;积极组织居民协商沟通,完成既有建筑加装电梯6部,全部实现提出需求单元居民的加装愿望。完成燕子山小区南区停车位改建项目,新增规范停车位100余个。四是严守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坚持“及时发现”“即刻处置”的工作标准,每日排查施工工地“湿法作业”“喷淋降尘”“裸土覆盖”。每月一轮排查餐饮单位“油烟治理”督查餐饮企业定期监测、清洗油烟净化设备。全面取缔辖区烟煤炉具、零散夜餐点。
(五)树立底线思维,安全工作开创新局面。一是慎始慎终抓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工作要求,二十四小时值班值守,全力做好疫情监测预警、动态数据汇总、辖区卫生机构统筹协调等工作。针对疫情重点地区、密接、次密接、中高风险地区及入境返济人员,迅速进行流调追踪、核酸检测,确保不落一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传播风险。今年以来,共摸排疫情重点区来济220010人次,核实、推送、纳管12674人次,摸排落实公安督办单2851人次,境外返济人员98人次,转运阳性病例0人、无症状感染 1人,密接103人、次密接247人;加强针次累计接种36659人,完成率112.64%;60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第一针累计接种8324人,完成率93.78%,圆满完成上级疫苗接种任务。二是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对高层楼宇、加油站、宾馆饭店、商场市场等36家重点单位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围绕“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主题,精心组织“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宣传和应急演练活动。按照上级要求及时报送各类表格数据,对智慧安监平台数据库资料进行规范整理,高标准迎接省市区各级安全生产督导考核。三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对街道所有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进行集中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集中梳理,将排查出的重点人员全部纳入管理视线。以燕子山小区社区为试点,建设智慧安防项目,目前已完成东区11栋楼36个单元人脸识控模块防盗门和智能道闸安装工作。对辖区重点人员进行走访慰问,24小时安排应急值班,扎实做好了二十大期间安全维稳工作。
(六)关注民生福祉,为民服务推出新举措。一是强化民生保障。通过 “一对一”、以工代训等多种形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有需求且符合条件的人员培训率达95%以上,培训后的就业率超过85%以上。实现就业再就业3813人。“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中,对辖区“六类”群体进行集中摸排,使53名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群体得到托底安置。关怀辖区困难弱势群体,常态化做好低保、慈善和困难残疾人救助以及4处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工作。二是优化便民服务流程。严格贯彻落实“三集中、三到位”的要求,将行政权力、公共服务事项统一纳入、一门办理,通过完善、修订各项规章制度,持续做好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提升街道和社区为民服务标准化运行水平。在街道、社区设置24小时自助服务区,实现自助服务终端在人流密集场所应设尽设。对人社服务事项进行标准化梳理,依申请的事项可网办率达100%,持续优化服务效能,线上线下咨询按时答复率为100%,群众服务满意率达100%。截至目前,便民服务中心政务服务总办件量为7100件。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整合辖区有效资源上存在不足。更多精力放在新载体招商,忽略了对老旧载体中新型企业的引进、更替,需要进一步引导老旧载体传统产业进行业态升级,提高载体的利用率和贡献率,使“旧载体”焕发“新活力”。二是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与水电气暖等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力度不够,有时不能实现同步改造工作,容易出现“你方唱罢他登场”的情况。
三、2023年工作打算
2023年,燕山街道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党的建设作为新时代街道工作的总引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新时代“大党建”工作格局推动“大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
(一)在做强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上继续下功夫。一是继续做优“红领物业”。加大对社区物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及加强物业管理企业的考核,加快推进符合条件的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确保新成立的业委会成员党员人数达到60%以上。二是深挖小区院落和商务楼宇资源,再建设11处庭院和9处企业网格支部工作站,让网格支部和网格员、两代表一委员在网格内“安家”,让基层党建进小区、入庭院、进企业。统筹用好“红领物业”和网格化治理两个抓手,推行“红管先锋”、网格员“双定双巡”工作机制,持续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多网合一”“多站合一”治理体系建设。在楼栋长、单元长选拔培育上持续用力,实现辖区楼宇栋栋有人管,形成网格支部书记-业委会-网格员-楼栋长-单元长五级联动,切实做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三是激发网格员干事创业热情。探索网格员队伍“四位一体”智慧化考核管理体系,以社会治理网格化智能工作平台为核心,对网格员进行量化考核。推行绩效奖励机制,将绩效奖励和基础薪酬比例扩大到4:6;建立榜样引领机制,开展“最美网格员”评选活动;创新递进培育机制,把网格员纳入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体系中统筹谋划,搭建上升渠道,提升网格员工作活力。四是持续建设新就业行业党建品牌。线下,构建覆盖辖区的服务网点。在赛博广场建设集直播、学习、休息、读书、如厕、车胎补气、日常药品等服务于一身的“红燕nest”新就业群体党群驿站。并以驿站为中心,依托庭院党群之家、庭院网格e站等阵地,以点带面,在银行、商超、营业网点新建30处“暖新角”“一平米驿站”等服务点,建设辐射整个辖区的服务网。线上,构建网络服务云平台。通过新建“nest”APP和小程序,依托“泉心愿”智慧平台,将线上云服务和线下站点服务有机融合,接轨线下服务站点数据,建立辖区智慧服务网,使新就业群体只需要通过微信扫码,就能迅速找到服务网站,解决问题。多线绘面,多面成体,实现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广覆盖、全覆盖。增强新就业群体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继续在提升辖区平安建设上继续下功夫。一是利用“智慧化平台”,动态维护“双实”信息,确保数据真实有效。时刻关注包括烟感、老人呼叫系统在内的感知设备信息,如发现报警情况,社区居委会将第一时间电话联系相关居民住户,并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处置事件,为辖区和谐发展和居民生活安全保驾护航。二是持续将信访维稳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头等大事,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等手段,全力将辖区重点群体和重点人稳控于济,确保不发生非访事件。坚决履行“维护一方稳定、守护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三是进一步履行安全职责,强化责任担当,从严从实地抓好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各项工作。加强对危化品、建筑工地、人员密集场所、老旧小区的安全监管,认真落实安全预防措施,层层压实责任,严防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工作,为燕山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三)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上继续下功夫。一是加强综合治税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建立完善信息共享、税源监管、跟踪服务和政企合作体制机制。在多领域、多方面支持重点企业发展和品牌打造,积极协调上级部门协助企业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二是盘活现有载体,加快推进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注重同质化行业集聚的引导,促进产业、资本、人才、信息要素的吸附、集聚和共享,推进高端载体商圈化发展。强化重点楼宇的跟踪服务、助推发展,提升成熟的平安、华能等“亿元楼”财税贡献能级;对东源大厦等具有军产特色资源的大楼,对新增楼宇山东路桥大厦“量身定制”个性化需求,提升楼宇的“贡献度”。三是加强服务接洽发动各社区基础网格员及专职网格员,积极对接辖区企业,将市区下发的各项对企业的纾困政策及时送到,帮扶企业迅速复工复产。组织辖区银行与中小企业开展碰面会。以办事处为中间人,组织辖区各类企业及银行开展碰面会。让企业之间面对面充分交流,促进在业务上横向联合,突破开展新的业务,所需资金由银行提供,形成良性循环。
(四)在做优城市建设管理上继续下功夫。一是继续做好“拆违拆临”工作。坚持全员上阵、部门联动、实地查访、动态分析、全面督导、限时拆除的工作模式落实拆违拆临工作,安全稳妥完成燕山公馆违建拆除,实现存量违建逐步消失,拆除体量逐步降低的目标。二是做好品质提升项目。配合园林、住建、水务、城管完成品质提升项目辖区内的建设工作,为项目顺利施工创造条件。组织实施街道承担的项目建设,确保实现辖区居民在人文品质、环境品质、生活品质得到提升。三是加大老旧设施整治力度。实施和平路、燕子山路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积极组织居民沟通协商,加快推进辖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进度。组织实施经十路14626号、文化东路26、28号小区及小区东路4号北院架空线缆剪除工作。
(五)在做实为民服务上下继续功夫。一是打造“美好燕山”品牌。创新思路,在品质和档次上做文章,将便民服务中心融入党群文化元素,建立“红色初心服务专班”,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二是在社区建设上,推进燕南社区办公服务用房改造提升工程。继续推行和完善“全科社工”服务模式。继续加强社区居委会管理。三是务实为民服务举措。计划新建电动自行车充电插座320个,对86处院落储藏室埋设地下穿线管,彻底解决从居民家中扯线充电问题;加大对“九小场所”检查力度,为其安装“一键报警”设备,实现险情网格内就地解决;完善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新建2处日间照料中心,做好居家养老服务的受理、评估、服务、监督各环节;在自愿的前提下,继续为独居老人安装“一键报警、可视对讲”系统,并全部安装烟感报警器;组织网格员、“红管先锋”开展为“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特殊群体“每天一次登门沟通,每周办一件实事儿”活动,架起政府与老百姓的“连心桥”;借助省精神卫生中心双报到优势,将街道心理咨询师细分为13个科目,分类走访入户,努力将群众心理需求在自己家中得到全方位满足。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