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改革,争创教育强国的学校样本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字号:
大 中 小



深化教育改革,争创教育强国的学校样本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
2025年是深化教育改革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之年,也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文件精神,深化“红耀东方,文化铸魂”党建品牌建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民族魂魄,国际视野,中西合璧,融合发展”的办学理念,按照“一山三园”(千佛山校区、开元校区、清华园校区和燕园校区)四个校区“个性发展、各美其美、共建共享、整体提升”的原则,站好育人主阵地,进一步突出九年一贯、非遗教育、艺术教育、双语教育等办学特色,努力创建教育强国的学校样本。
一、深化党建品牌建设,强化思政引领力
本学期,学校党总支按照思想铸魂、组织强基、作风塑形、责任筑基、群团聚力的工作思路,通过“专题学习,先模领航、课堂浸润、环境营造和实践体验”五个维度协同教育,深化“红耀东方,文化铸魂”党建品牌建设,,强化思政引领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开展“发现榜样”“我来讲党课”“我和我的支部”等党员主题活动,实现党员教育常态化。利用学习强国、灯塔等平台,加强政治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纪国法的学习。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的“双培养”工作机制,切实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教师大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监督保证作用。
认真做好工会、团队、人事和宣传等工作。开好学校工会委员会代表大会和教职工大会,举办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教师趣味运动、教师阅读等活动,在规范从教行为、树立良好形象的同时,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通过实施青蓝工程、新老教师结对、专题培训、模拟讲课等措施,注重新入职教师的培养,树立一批身边的“大先生”,培育教育家精神。
二、深化爱学课堂探索,强化课堂领导力
本学期,学校将采取主题教研、青蓝工程、课题研究、课例打磨等措施,深化爱学课堂探索,强化课堂领导力,提升教学品质,努力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校保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借助AI智能大数据分析,构建“三阶三有”爱学课堂,包括“课前先学—课中精学—课后再学”三个阶段以及“有情、有效、有趣”的三个内涵。
落实课程思政目标,突出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言文字工作等育人特色。根据《济南市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指导意见》,优化作业设计与布置、作业批改与反馈全过程管理,通过探究性、实践性、合作性、创新性的作业形式,不断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深化一二年级乐考无纸笔化测评研究。努力做好八、九年级学考备考工作,确保学考成绩“七连冠”。
根据“每一个学科都要参与,多层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以学科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如语文组的原创诗歌大赛、英语组的书法大赛、数学组的百题大赛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设立“学生自主选课学习日”,实施学生自主选择的分层走班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加强主题教研,开发和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中央电教馆智能研修平台、市区教学资源服务平台、智学网等平台资源,在教师创课、晒课、观课、评课活动中,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深度融合,积极创建中央电教馆智能研修平台示范校。
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公开研讨课活动,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展示课、小初衔接研讨课,积极参加一师一优课、市优质课评选、基础教育精品课、区教学能手评优课等评选活动,以赛促研,研训结合,争创历下区优秀教研团队。确保2025年“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合格率100%。
以省市区级立项课题《初中“黄河颂”校本课程的系统建构与实践探索》《基于科学素养培养的馆校共育教学策略实践研究》等课题研究为引领,通过研学课程的开发、项目化学习的实施、“小院士站”科学社团、跨学科主题学习等,突出科学教育和劳动教育,让学生在探究中成长,在体验中享受快乐。
三、深化全环境立德树人,强化德育生长力
本学期,学校坚持“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理念,坚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道德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载体,以科学规范的德育管理为保障,强化德育生长力,努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在学校层面上,着力构建“铸魂育德、启智润心”九年一贯制思政铸魂育人体系,以道德与法治等国家课程为基础型课程,开展“红色+家乡”、“红色+节日”等学科拓展型课程,借助中国魂主题教育课程,如“本草厚德、向阳生长”中医药文化育人课程,“勤学若蚕、品洁如丝”蚕桑文化课程,将民族魂魄根植学生心中,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在班主任层面上,通过德育经验交流会、专题培训、项目合作等活动,提升班主任以及任任课教师从事德育工作的实践能力。通过优秀班主任与初任班主任结对、班主任量化评比、配备副班主任等举措,力争在名班主任团队建设上有所突破。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优办法》,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日考、月评、学期总评优工作。
在学生层面上,一是加强行为习惯教育,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行为示范岗”“好习惯伴我行”“红领巾在社区”活动,从学习、生活、礼仪等方面,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监督和指导。二是通过设置图书角、荣誉角、文化墙等,开展校史展览、校园文化节、“新学期,心适应”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营造“温馨家园”。三是举办绿色征文比赛、环保主题队会、参观污水处理厂、垃圾分类宣传等活动,积极创建山东省绿色学校。四是坚持节日教育,举办清明节开展祭扫烈士墓、端午节民俗体验、“五一”劳动节社会实践活动、“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等,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劳动教育。
艺体卫等工作力争再上台阶。举办春季运动会、校园艺术节、科技节等,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和锻炼身体的机会,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完善“3+2”课后延时服务模式,开设戏剧社团、管弦乐团、科技智能社团、篮球社团、鲁绣课程、人工智能课程,切实保障课后服务持续增效。
依托济南市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项目实验校,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随班就读质量,争创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做好普法教育、法治宣传月等工作。
坚持家校社共育,依托“综评平台”和“家育历下”平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培训。发挥热心于教育的家长为主体的校外辅导员队伍的作用,引导家长以德立家,用良好家教家风涵育学生的道德品行。
四、深化服务意识,强化后勤保障力
本学期,学校总务处和安全保卫处根据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的要求,以“服务教学、服务师生”为宗旨,做好教育教学和师生生活服务两大保障工作,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确保后勤服务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坚持廉洁奉公,守住财务红线,积极推行财务公开,做好学校部门预决算编制工作。保证教师培训经费落实到位,确保资金支出项目立项、实施、验收、入账、付款等合规合法。完善校产、校舍管理制度,勤俭节约,及时维修受损的教学设备及服务设施,做好资产处置工作。严把食品安全关,加强食堂管理和配餐服务工作全流程管理与监督。
加强安全防范工作,健全安全制度和安全应急管理机制。每周进行一次校园安全自查,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排查。举行消防灭火和应急救援实际操作培训,组织师生每月进行安全消防演练,加强防火、防盗、防踩踏、防溺水、交通安全、用水、用电等安全教育,坚决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积极创建平安校园。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